“可以啊,主持大佬也認識。”
“破案了。”
“聊啥呢!”張導走了進來:“這么熱鬧。”
“導演,你知道么,原來小肖和陳建新認識。”杜鵬嘴快。
“我們知道的那個陳建新?”顯然張導也不知道。
“對!”
“不簡單啊,難怪覺得水平進步很快。”看來導演的看法也是一樣。
張導沒有墨跡:“陳姐在隔壁還有點事,等會過來,咱們先開始。”
眾人打開筆記本,準備記錄。
“咱們節目經過這倆個月的努力,基本收聽率已經穩定在了0.6左右,作為午夜檔,就算在全國范圍內,也屬于中上水平,成績不錯,這離不開在座大伙的努力,來,為自己鼓個掌吧。”
啪啪啪!
收聽率上升,帶來的變化不少。
工作環境變好,有了專用的錄音室,同事們熱情中帶著羨慕,最關鍵是實際收入比原來多了多。
組里每個人動力十足,擰成一股繩。
“從節目剛開播不久,不管是咱們,還是聽眾反饋,有個共同點,就是覺得惋惜。”
張導看了眼眾人繼續說道。
“咱們的故事性,科普性也許會受到質疑,但懸念氣氛上邊,絕對是一流水準,這得感謝老周,BGM選的非常到位。
本來十二點,就是聽鬼故事的好時候。
換了個節目,還能延續之前的風格,這點難能可貴。
而惋惜的點就是廣播的形式。
只見其聲,不見其人。
許多聽眾都反應,節目可惜了,什么時候能在電視上看到。”
“咱們不是在虎皮有二十四小時輪番直播么?”杜鵬問道。
“受眾不同,會看直播的基本都是年輕人,聽廣播的少,雖然上線了一段時間,但還是有不少人不懂的如何操作。”張導解釋道:“而且,咱們之前的拍攝由于形式,或者其他原因,并沒有特別認真,網絡上免費提供觀看沒啥關系,可要作為正經的節目,還是差了不少。”
難道,肖一若心里有了猜測。
“早上,我和陳姐去了隔壁,分管綜藝的向東臺長和我聊聊了一上午,做了個決定。
《走近科學》的電視節目將交給我們來拍攝。
前期投資五百萬。”
這話一出,會議室內喧嘩一片。
眾人嘰嘰喳喳,各種討論。
能轉電視,肯定是好事,五百萬對他們來說可是天文數字。
“導演,是所有工作都由我們來做么?”
“放心,主導權在我們這兒,不過攝影師啥的,由電視臺那邊安排。”
“那咱們算哪的人?”
“還是電臺啊。”
“電臺的領導不會有意見么?”
“都是一家人,而且電臺照播不誤,等到電視臺穩定了,才會決定后邊如何取舍。”
肖一若同樣有問題:“我呢,還是主持人么?”
“當然,沒有人搶你的果實。”
ok,他心安了。
(感謝緣老板1000點打賞,老板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