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導演組的討論,隊伍鑒定環節精簡了,之前設定的是民間隊看完,專家隊還會看一次,其實,和后邊有些重合了。
反正物品都有經過第三方,真假肯定沒問題,價格也和市面貼近,相互一比就知道了。
在大屏幕上倒計時即將結束的時候,老鄧從隔音房里走了出來,在肖一若的提示下,寫出了對于物品的判斷。
“好的,《華夏鑒寶》第一期,第一輪鑒定已經完成,究竟,周先生帶來的東西,是否是真品,又價值幾何呢?”鄭秋曼提高了音量,稍顯激烈的鼓點音樂同時響起。
攝影機給了大屏幕特寫。
“首先,是鑒寶人周先生的估價...十萬元,接著,是我們民間隊鄧華昌老師的鑒定結果...真品,價值?”
所有人不自覺地轉頭看向八字胡老板。
肖一若不著急:“鄧老師,為什么是個問號呢?”
“東西沒問題,而且保存的非常完好,蠟衣嚴絲合縫,沒有遭到任何破壞。”鄧老板顯然是刻意而為之,并不慌亂:“價格為什么沒寫,主要是因為兩點。
第一,我不能打開,在某些情況下,就算外頭的蠟衣沒有損壞,里頭藥丸也有可能失效,這和制作工藝有關,像是犀牛角,牛黃不被破壞,但里頭還有蜂蜜等輔料有可能過期,影響藥效。
第二,治病救人的東西,單從價值,真要給,我能說出個價格,八到十五萬,甚至,有錢人可以出的更多,但,多數人...”
鄧老板沒有多言,但觀眾都聽懂了,給予他熱烈的掌聲。
肖一若忽然覺得八字胡老板升華了嘛,作為古玩街的老油條,不應該是唯利是圖,能賺錢才是王道么,你打眼是你的事,與我無關。
也許,只是單純和治病救人四個字有關,讓他改變主意了吧。
事實也是如此,要是遇到個沒啥錢的病患,賣主又好心,想要幫一把,也許很便宜的價格就出了,遇到有錢的主,十幾萬根本不痛不癢,確實難以估量。
鄧老板不想寫價格,除了不能保證藥效依然存在之外,更是不愿見到因為他一句話,把藥價給升起,可謂非常有心了。
肖一若沒有過多去解讀,這玩意懂得都懂,多數人理解,也有人罵娘,身邊的周先生是和態度也不懂。
凡事,沒有絕對的對錯,他當然是希望藥丸能便宜點給有需要的人。
但,不能強行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人,也許周先生家里同樣遇到了困難,急需要錢,道德綁架的事不能做。
嘉賓,鑒寶人可要表達各自的意思,主持人則需要相對中立。
“一枚治病的神藥,到底是真是假,兩味主原料更是稀世罕見,民間隊鄧老師的鑒定結果已經給出,究竟,周先生是否能如愿,不要走開,廣告回來揭曉答案。”
現場嘉賓和觀眾提前都被知會,聽到主持人說廣告,沒人有反應,這只是說給電視機前觀眾聽的。
幾秒鐘安靜。
“歡迎回到《華夏鑒寶》,我是主持人肖一若/鄭秋曼。”
掌聲再響。
“剛才,我們的鑒寶人周先生已經給出了期待的價值,十萬元一枚,基本也符合肖一若的三線城市一套房的估價,究竟,我們第三方給出的鑒定結果如何,我們馬上公布結果。”
嘟咕嘟咕嘟咕...鼓點聲響起,幾臺攝影機分工合作,分別給了鑒寶人,八字胡老板,以及一些觀眾特寫。
鑒定結果:真品,且包裝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