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朗敢跟李云龍稱兄道弟,但卻不敢在旅長面前擺譜,且非常敬重。
簡單來說,李云龍夠厲害的,可在旅長面前什么也不是。
“小袁,坦克是你帶來的。”旅長既像是在問,又像是有些遲疑。
坦克是怎么避過鬼子的耳目,通過什么渠道弄進來的,這是旅長心中最大的疑惑。
可以想象得到,這一定是十分重要的機密。若是非要打探,恐怕會破壞之前建立的信任,弄得得不償失。
這便是旅長遲疑所在。
袁朗根本不接茬兒,直接轉移話題:“旅長,不妨我先給您介紹介紹坦克。”
旅長是個多聰明的人啊,聽出了袁朗不愿意多說的意思,便不追問。
打量起了面前的坦克,聽袁朗給他介紹。
關于坦克的數據,旅長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聽了很新奇不懂。
便很沒有架子的詢問,任由袁朗解答。
在下屬面前不懂裝懂,不愿意請教內行人,其實那是沒有自信的表現。
難道就因為旅長請教袁朗,李云龍就會輕看旅長嗎?
當然不會,旅長是貓,他還是老鼠。
“我也見過一些坦克,日本人的坦克也見過,好像沒有你這輛坦克大。”
旅長曾經還是黃埔一期的學生,見識非常廣博,中央軍的坦克,日軍的坦克,都見識過。
但確實,沒有見過這么大的坦克。
18噸重,分量不輕,體型也著實大。
“旅長,其實并不是蘇聯的坦克分量重,這只是一輛中型坦克,無論體型重量都是中等的。
只不過,日本人的坦克,鬼子叫做戰車,是他們分量太輕了一點而已。”袁朗輕蔑地解釋道。
日本人的坦克,著實是個笑柄。
二戰時期,日本在坦克裝甲車輛的使用上也比較多,
但日本的坦克裝甲車輛,并無法和當時的蘇德美等國家的坦克相比。
日本地處*****潰乏,任何東西都講究經濟性,其坦克和日本人一樣,小模小樣的。
二戰時日本裝備了,數款自產的坦克裝甲車輛,型號繁雜,性能不咋滴。
就拿裝備了兩千多輛,日軍早廣泛應用的,95式輕戰車來舉例。
95式輕型戰車,是日本陸軍為一線部隊能及時的運輸彈藥、作戰物資及通訊聯絡,而發明了一種小型履帶式戰車,即95式輕裝甲車。
這個數字的由來是因為該坦克誕生的年份為1935年,按日本天皇紀年為2595年,故取最后兩個數字。
95式超輕型坦克長只有3米多,戰斗全重只有7.4噸,主要武器只是一挺37毫米速射炮,另有一挺7.7毫米的機槍。
全車裝甲最厚處為12mm,裝甲較薄的側面裝甲只有8mm。
由于該坦克是鉚接而成的,只要一個炸藥包,或當時的山炮命中一發就可以炸碎。
但在當時,由于亞洲戰場的國家普遍比較落后,所以,這種坦克成為日軍屠殺的重要兇器。
現在,有了這一輛a32蘇聯坦克,鬼子那樣的小豆丁來了就是送菜。
37毫米的速射炮,基本打不穿a32坦克的正面裝甲。
但a32坦克76毫米的坦克炮,一炮下去車毀人亡。
簡直是王者來到青銅段位虐菜,小鬼子坦克要是碰到了,可就倒大霉了。
只是聽干巴巴的數據,還不明白。可一旦舉出具體的例子。
以前聽過一遍的,李云龍等人都個個眉飛色舞。
恨不得早點兒能把坦克用起來,砍瓜切菜的對鬼子的豆丁坦克,讓鬼子吃個大虧長點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