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抗戰初期,八路軍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平型關大捷來說。
參加戰斗的115師,是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老紅軍,全都是骨干。
而且在山峽中,八路軍提前埋伏,占據了絕佳的地理優勢。
被伏擊的日軍,并不是野戰主力部隊,而是戰斗力較弱的后勤部隊。
即便如此,激戰了一個晝夜,八路軍以六百人傷亡的代價,給日軍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
史稱平型關大捷。
趙剛記得,他當時聽到這場大捷時,是多么高興。
在日軍當時一路勢如破竹,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情況下。
八路軍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粉碎了國內一些人的“恐日病”和抗日“亡國論”。
報界鋪天蓋地的報道,通過一場勝利,極大地振奮了人心,增強了全國人民和各愛國武裝力量,堅持抗戰的信心和決心。
可依舊掩蓋不了,日軍士兵戰斗素質高,武器裝備好,戰斗力頑強的現實。
回到眼下,前車之鑒,后世之師。
小鬼子不是那么容易消滅的,如果僅僅打個擊潰戰,消滅不了多少小鬼子,也繳獲不了多少武器彈藥。
對于八路軍來說,這就虧了,大大的虧了。
雖然現在闊綽了,但不能忘記。許多部隊打了仗,繳獲的沒有使用的多,被上級領導批評。
浪費,是一種罪。
所以,要么不打,要打就狠狠的打。叫上友鄰部隊協同,爭取吃掉它一部分小鬼子。
聽到這些想法,李云龍對趙剛不由高看一眼。
白面秀才別管上了戰場后會怎么樣,眼下紙上談兵當個參謀,是綽綽有余了。
趙剛胃口真不小啊!
其實,李云龍的胃口也不小,他比趙剛想象的胃口還要大。
“我已經跟旅長通過氣了,丁偉的新一團會充當預備隊。”
新一團的戰斗力,李云龍心里有數。
等眼前這塊肉掉在自己碗里,鬼子就是派一個聯隊來支援,新一團打個阻擊,給他爭取時間是沒問題的。
既然李云龍都想到了,趙剛也就沒話說了。
作戰指揮室。
“團長。”×3
三個營長是一塊兒來的,李云龍隨意的擺了擺手,示意他們隨便坐,自己繼續埋頭看地圖。
袁朗路上已經聽了大槐村的事兒,此刻看到李云龍的模樣,便知道他在思考怎么收拾這伙小鬼子了。
老實講,聽到鬼子加上偽軍一千來號人,就敢往八路軍的腹地直插。
袁朗現在都在懷疑,鬼子是不是在搞什么陰謀?
新二團周邊有數個主力團,加上決死一縱等部隊,萬把人是有的。
如果需要,調兵遣將把兵力翻上一兩番都可以。
區區一只小部隊,敢這么莽撞的往里走,難道不怕死嗎?
或許他們是誘餌,準備釣一條大魚?
李云龍看完地圖剛抬頭要說話,袁朗便立即說明了自己的擔心。
“老李,小鬼子或許有陰謀。我看得派人打聽打聽,別魚餌沒咬下來,讓鬼子給包了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