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沿著榆遼公路,一支卡車隊伍,拖著四門大炮趕來了。
“嚯,大家伙啊,這么大的炮!是旅長念叨了好多次的美國榴彈炮吧。”
“看這口徑確實是,可我記得好像是兩門,怎么變成四門了,而且還是兩個模樣的?”
圍觀的人瞧見了從車上下來的朱日升,“哎,朱參謀長,你給說說唄!”
一同回來的崔參謀,朝他遞了一個眼神:你是炮兵參謀,解釋的工作自然是由你來。
崔參謀先去找旅長報道,朱日升給圍著大炮的吃瓜群眾們解釋,美國榴彈炮和德國防空炮的區別。
尤其說到用防空炮打下了三架飛機,引得眾人一陣驚嘆。
“朱參謀,離得那么遠,防空炮是怎么把飛機打下來的?是不是得直接擊中飛機,那難度也太高了吧!”
大部分人對于,用高射炮怎么打下飛機來沒有一個概念。
他們還以為就像用子彈擊中靶子一樣,得用炮彈擊中飛機。
隔著好幾千米,飛機的速度那么快,想要用炮彈直接擊中,那概率也太小了點兒。
朱參謀聽袁朗解釋過,對著眾人轉述道:“不是那么回事兒,防空炮的炮彈,命中敵人飛機的幾率是非常小的,
通常都是在飛機的附近引爆,通過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對飛機或者是駕駛員造成致命的傷害,從而達到擊落飛機的目的。”
防空炮的炮彈內部是有延遲引線的,里面有個刻盤,這個刻盤會默認引線引爆的時間。
想要利用防空炮打下敵人高速飛行的飛機,需要操作員擁有非常高超的經驗才行。
他們在鎖定敵人飛機的時候,需要判斷飛機的飛行軌道、速度、高度、距離等因素,然后再結合炮彈內部的引線使用,從而才能預判發射。
而且要完成這些計算,往往只有十幾秒鐘的時間,不然很有可能會錯過最佳的射擊位置,導致失敗。
“那這難度也太大了點吧!十幾秒的時間得算那么多,我是辦不到。”
“我也辦不到,咱們都辦不到。朱參謀,是誰用防空炮打下的三架飛機來著,那可真厲害。”
他們倒不會認為,朱日升有這個本事,雖然說的頭頭是道。
“是袁顧問打下來的。”朱參謀的目光往后面瞟了一眼,正要介紹袁朗,卻發現人不在了。
“哦,原來是他呀!”
也不需要朱日升介紹,袁朗的名字,已經快在人們的耳朵里磨出繭子了。
一聽是他打下來的,人們便沒有那么驚奇了。
他們聽過袁朗太多的事跡,就說前兩天在東營村,一個人干掉三四十個小鬼子。
那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嗎?
又有誰,能弄來那么多槍支彈藥武器大炮,還有軍事物資的。
袁朗在他們心里面很神秘,能熟練的使用防空炮,打下三架飛機也就不稀奇了。
他們只是圍著那兩門防空炮,又摸又看嘖嘖稱奇。
指揮所的旅長,見到袁朗來時很意外:“呦,打下飛機的大功臣舍得來了。”
他的態度極為熱情,袁朗在旅長這里受的待遇,李云龍都比不上。
一陣寒暄問候,崔參謀將情況又詳細的做了匯報。
比起騎兵通訊員來說,他更像是旅長的一雙眼睛,更清晰細致的了解到新二團這些天發生的事情。
旅長聽了頻頻點頭,最后說:“李云龍確實把新二團帶出來了,戰斗力很強嘛。
不過傷亡也不小,接下來,就讓他們團撤回去,好好休整一番。”
說完了正事,旅長關心詢問袁朗到來的緣由。
是不是打仗打累了,不想和作戰部隊在一塊?
還是說有什么其他的事?
袁朗的到來確實讓了旅長挺意外,他摸不清袁朗的脈搏,更不是肚子里的蛔蟲。
“是這樣的,新二團要休整,接下來的戰斗也許更需要我,所以我來了。”
袁朗的理由非常光明偉岸,讓人聽了不禁心生敬意。
簡直是個意外之喜,旅長聽了挺高興的,“你來的正是時候,接下來還有一場大戰要打,非你不可。”
非你不可的評價,高得有點離譜。
但確實是旅長的真心話。
伏擊日軍橫野聯隊,可以預料到,日軍的空中支援不會少。
八路軍現在極度缺乏對空的力量,即便有了防空炮,可沒有專業的人來使用,也無法發揮出作用。
袁朗在此時的確是不可替代的,這也是他本人隨防空炮,一道前來的原因之一。
“報告。”
一名干事敲了敲門走進來:“旅長,東西都收拾好了。”
旅長起身道:“那就出發吧。”
目標,崖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