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李云龍和趙剛陪著楚云飛,算是搞了回煮酒論英雄。
談談以往的戰斗,說說軍人狹路相逢的亮劍精神。可以說是相談甚歡。
李云龍低頭琢磨了一下,能讓袁朗認錯的時候可不多,難得。
事情出了差錯,損失也不大,無非就是白謀劃了。
甚至都不能算是有損失,從白家村的維持會長那還賺了一筆經費。
“就是可惜那三百件冬裝了。”李云龍頗感惋惜。
袁朗翻了個白眼:“得了吧,老李,全團一千多人的冬裝我都供上了,你還惦記那三百件冬裝干嘛,想去被服廠當廠長了?”
這話就是揭他短,扎心了。
李云龍自認為最大的黑歷史,就是去被服廠當廠長,他自己都說那是逼張飛繡花。
袁朗故意那么說的,誰讓李云龍那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想敲詐勒索呢!
日本人對物資封鎖的厲害,根據地缺少棉花。
李云龍以前帶兵的時候最頭疼冬天,一多半的人穿著單薄的夏裝,冬天凍得哆嗦。
那是真能凍死人!
今年有袁朗在,哪能看戰士們挨凍。別人管不著,也沒那個能耐,反正新二團的戰士他全包了。
一人一件新冬裝,那就是一千多件。兌換起來,消耗了他大半的積分。
新二團冬裝都不缺了,還惦記個錘子呀!
最起碼不用那么急哄哄。
“咱們新二團是不用了,可別的團需要啊!三百件冬裝,能讓三百個戰士冬天不受冷凍。你說我該不該可惜。”李云龍質問袁朗。
別說,他說的挺有道理。
袁朗心里也在懷疑他是不是做錯了,可旋即想到那根本是無稽之談。
再說了,有多大的能耐辦多大的事。
八路軍的武裝力量有四十萬,可能有十幾萬二十萬的人沒有冬裝。
想要二十萬件冬裝,簡單,干掉二十萬日軍就有了。
可是能做到嗎?
扯淡。
拿不可能的事情惋惜,更扯淡。
可李云龍死咬著不放也怪呀!
袁朗突然冒出個念頭,問李云龍:“老李,你跟我說實話,你是不是吹牛了,還是答應誰三百件冬裝了?”
“啊,沒有,不是的。”李云龍直接一個否認三連,這恰恰說明了他心虛。
趙剛都看出來了,勸說道:“老李,別掩飾了,你肯定答應人了。”
被看出來了,李云龍只好如實交代。
李云龍又炫耀他搞了一千多件冬裝,全團解決了過冬的問題。
丁偉的獨立團條件較差,又招了不少兵,差五百件冬裝。
就像窮兄弟中彩票發財了,窮親戚踩破門檻上家借錢一樣,丁偉聽說了自然求李云龍幫幫忙。
老戰友有事相求,那不能不幫,李云龍惦記上虎亭據點三百敵人的冬裝,所以就答應了三百件。
弄明白事情的原委,畢竟是并肩作戰的老朋友,袁朗不能看著他們挨凍:“得了,我給想辦法吧!”
能把吹出的牛圓回來,李云龍喜出望外,便宜話也冒出來了:“好好好,我就知道你小子最有辦法了。”
袁朗欣然領受,自己出的錢,聽兩句好話再應該不過了。
李云龍吹牛的時候,丁偉應該沒少給他捧場吧?
正其樂融融的時候,隔壁的虎子喊了一聲:“團長,總部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