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旅長若有所思,明顯在考慮事情的可能性。
他說:“不合適吧,這火箭炮聽說挺貴的,一枚火箭彈就值六兩黃金,咱要不起啊!”
王政委勸說道:“老陳,不過也看跟什么比。
你的老校長,抗戰之前搞了一個一個野戰重炮十團,二十四門大炮,花了他兩千萬法幣。
后續想再弄個重炮團,都沒機會了。兩千萬法幣捏在手里想花都花不出去。
跟那個一比,喀秋莎火箭炮性能好,還便宜,重點是能搞進來。”
陳大旅長曾經是重慶委員長最得意的學生,還救過人家的命。
當年跟他一起的同學,都是現在重慶政府的高層,人脈關系特強大,探聽到消息也很容易
對于當年那場軍購案,陳旅長有很深的了解。
重炮是國之利器,射程遠,威力大,能很大程度影響一場戰役的勝負。
日本人得知南京政府從德國訂購了這批火炮,從中沒少阻撓。
人為的制造了許多困難。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可以證明他們當年的決定非常正確。
二十四門一百五十毫米口徑重炮,在抗日戰爭中,給日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和麻煩。
影響了很多場戰斗的勝負。
現在沿海地區全部被日軍占領,海運斷絕。
重慶政府就是拿著錢,滿世界都買到大炮,他們也運不進來。
要是告訴他們有袁朗這樣一條路子,就是擠破頭也會來買。
“唉,可問題是咱也沒有錢呀!”
陳大旅長嘆氣道。
袁朗主動送的,那叫捐贈抗日武裝,為抗日做貢獻。
他們八路軍打鬼子,自然理所應當可以接受。
但是,你不能因為人家捐錢捐物,就伸出手跟人要吧!
那成什么了……陳大旅長丟不起那人。
“也是啊,除非他主動給,咱們絕不能主動要。”
王政委揭過了這一話題,又說:“對了,剛才總部發來了一份電報。
咱們的情報員發現日軍有非常多的異動,從目前集結的兵力來看,已經有一個多師團。
可能最后要集結兩個師團,目標應該就是中條山。”
“具體時間?”
“可能是本月底,最多下月初。”
“這么快?”
陳大旅長驚訝道。
李云龍打一場仗,把天給捅漏了,惹得崗村寧次雷霆震怒,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可日軍剛剛被挫敗一次掃蕩,馬上又要集結兵力和物資,對中條山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大掃蕩。
這也太倉促了一些。
之前,他還判斷應該能消停一個多月,甚至兩個月。
日軍為何如此急迫呢?
王政委道:“會不會跟兵工廠有關?趙剛匯報說,已經抓到了四個混進部隊里的日軍間諜。
兵工廠的消息肯定已經被日軍得知了,甚至關于袁朗的消息,日軍大概也知道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