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價五萬的土地看起來還是很便宜的,這也跟現在這塊地處在的位置有關。
在一片荒山野嶺,交通等方面的設施不齊全不說,而且這次的土地面積都很小。
主要是用于給當地居民新建民房的,商業化的價值并不大。
這種土地都是民居片區,房屋的設計要按照一定的標準,不能超過7層樓。
所以說對于葛大牛來說意義并不大,因此也不會想著買這種百來平米的土地。
這也是潯江縣競拍土地的一種新模式,對于財政匱乏的縣里面來說,要有所發展,只能通過賣地的方式來獲取財政。
這些財政收入可以用于基建方面的啟動資金,加上土地賣出去了之后,可以更大程度的激活縣里面的市場活力。
所以說按照葛大牛現在的資本,百來平米的土地根本就看不上。
他的目標是后面幾塊土地,面積大是一方面,最關鍵還是潛力巨大。
十年后,這個地段的房子均價堪比市區,成為各個縣區最貴房價的地方。
所以說葛大牛對這幾塊地是志在必得的,因此前面的幾塊地充當觀眾,倒是沒多少的關系,看看競爭對手的實力怎么樣。
前面這種小地皮針對的是當地一些有些余錢的老板,但是還是那種咬牙才能拿得出來買地錢的人,無非是想博一個前程罷了。
都在期待著以后房價的增加,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有這個可能存在。
他們又是剛需,想著在城里面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土地,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還是比較興奮的。
至少對于他們來說,不算是虧本的事情,現在就算沒有這一筆錢,大家都是盡量去借的。
只要有這么一塊地,留著以后就行了,畢竟不管這些土地有多偏,至少也算是在城里面,以后的發展怎么樣,誰又知道。
1號寶地在主持人的話落之后,開始起拍,加價的頻率并不高。
氣氛也不熱烈,出價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也有兩三個人在競拍,一幅勢在必得的樣子。
不過到達了心理承受范圍的話,他們都會停止競拍,因此這塊土地競拍到八萬左右就被人買到了。
要知道現在的八萬可不是原來的八萬,購買力還是很強的,能夠一次性拿出八萬,可見家底還是很厚的。
1號地順利被競拍掉了,接下來2號地也差不多,最后的競拍結果更低,達到了6萬的程度。
可見還是有不少人對這種小面積的地不太感興趣,畢竟買了地之后,肯定是要建房的。
但是一般來說,沒有這么多的資金,在潯江賺錢還是很難的。
山區小城,普通人想要賺到錢不是付出了就行了,還要看市場經濟上行情況。
所以大部分的本地人都跑外地打工了,縣城的工資還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