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牛對于封橋的事情還是很關注的,第一時間反饋給了有關部門。
加上一系列設計方案全丟了過去,具體封不封還是要看上級部門的意見。
葛大牛覺得如果在通行的狀態下進行施工,難度大不說,可能還會有安全上面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有關部門在這方面的效率超乎葛大牛的估計,經過半個月的討論,最終確定封橋修復。
而且給了葛大牛死命令,一定要在三個月之內完成維修任務,不然到了汛期的時候,便橋不僅會有沖垮的風險。
維修的過程當中,工人們的生命安全也難以去保證,這才是關鍵所在。
葛大牛對于三個月的期限雖然有所保留,可是既然承接了這個項目,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葛大牛也很清楚,也只有這個時期才能施工,再等的話,雨季一來,施工的難度更會加劇,葛大牛也不啰嗦,立馬著手施工。
在封橋之前,葛大牛通過各個媒體開始對外宣傳封橋的信息,盡量做到人人都知道。
而后則是開始做便橋,便橋的使用期限在三個月左右,按理說堅固的程度要求不是這么高,能夠通人就行了。
而且可以做那種浮橋式的便橋,不僅成本低,建造的速度也快。
但是一旦水流過強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這也是為什么會一定要在汛期來臨此前解決這個問題。
也是考慮到汛期來臨之后,對于便橋的破壞還是很大的,基本上便橋就不能用了。
而如果大橋沒法正常的通行的話,這對于普通民眾的正常出行會造成極大的影響。
縣城的正常秩序都無法保證,因此要達到一個平衡點是極為關鍵的。
“便橋的質量也要把控好!”葛大牛在處理修復橋梁這段時間內,農夫們都是在收集資源點,連帶著8號寶地的農夫也都調了過來。
因為這塊地的前期籌備工作已經完成了,設計圖也都定下來了方案,可是沒有多余的資金來建造。
因此農夫全部安排到了8號地沒有任何意義,目前的工作重心應該是潯江大橋的修復工程,關系到了全縣的民生福祉。
葛大牛作為本地人,還是要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這也是葛大牛以潯江縣為根本的緣故。
還是想通過自己的建造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家鄉,而且他也有能力,現在的農夫數量還是很充足的。
葛大牛趁著這段時間收集到了不少的資源點,把升級到的招募中心獲取到的招募農夫的名額全用上。
又招募上了10名農夫,基本上把葛大牛這段時間的資源點和資金都用得七七八八了。
好在,葛大牛正式開工之后,工程款先到賬了三十萬,可以緩解下葛大牛的壓力,雖然是修復工程。
但是很多材料上的花費也不少,光是便橋的建造就已經需要不少的資金,葛大牛在對便橋的建設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