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打開了基礎科學知識選項,上面的內容不多。
“數學基礎知識篇”
“物理基礎知識篇”
“生物基礎知識篇”
“化學基礎知識篇”
“地質自然材料基礎知識篇”
“醫學基礎知識篇”
“漢語言編程基礎知識篇”
“宇宙基礎知識篇”
“人類基因進化基礎知識篇”
像這樣的基礎知識篇的圖標,總共有九大類。
這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七大類基礎科學有所不同。
未來的人類把這些基礎科學更為合理的分類匯總。
據菲菲介紹,這些都是2900年之前整理歸納的全部基礎知識。
這是一個很全面,很詳細的學習類基礎科學知識。
如果想短期內,學到這些知識,就必須進入深層次的大腦休眠狀態。
聽菲菲的介紹后,他大致也能猜到,應該是太空飛船用的休眠倉,或者是神經植入式全息影像技術輔助配合。
至于他現在所用的“深度睡眠記憶學習”,完全是投機取巧,而且還要必須植入人工智能生物芯片。
這是無法全面推廣的,即使把這些東西獻給政府,也沒辦法破解和使用。
………
大概過了二十分鐘,他就從沉睡中醒來。
又過了幾分鐘,他的精神才稍微緩和一些。
“老板,存儲系統加載的知識量比之前要多上幾百倍,您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也是正常的,請不必擔心。”
這個人工智能居然還開始安慰人了,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由于他的腦域開發程度已經非常高了,這一次大腦充能總共被灌輸了0.9%的知識。
其實這一次,還可以被灌的更多,只是被前任指揮官設定的程序限制住了。
基礎科學知識也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是數理化這三項。
這很可能是前任指揮官為繼任者的自身發展做出的通盤布局。
至于什么具體原因,菲菲也不清楚,只能把自己的大致猜測告訴姜余。
“老板,我會隨時隨刻把您的所作所為記錄在檔案上,至于什么時候能夠觸發解鎖條件,是由上一任的指揮官設定的程序,菲菲也不能查閱。”
有可能是姜余得到的科技有所突破,或者他獨自創造一項科技。
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前置條件。
按照地球上現有的基礎科學水準評價,姜余在數學領域上已無敵手。
要說他已經代表了數學的最高權威,那也沒有錯。
他現在力獲得的數學知識已經大大超越了這個年代。
作為基礎科學的數學的共通性比較強,融會貫通的可行性最高。
所以,數學基礎知識才會被灌輸的最多。
這差不多相當于22世紀之前的所有數學知識都存儲在他的腦海中。
就算是數學界未解的幾個大難題,他都有準確的證明方式。
比方說,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龐加萊猜想,費馬大定理,四色猜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