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林匹克競賽是國際上十分有影響力的數學比賽,而比賽的歷史更是十分悠久。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在國內簡稱奧數,是專門為高中生舉辦的世界數學錦標賽。
華夏自1985年開始參賽以來,便以摧枯拉朽的方式獲得了世界冠軍總數量第一的優良成績。
要不是規定只能六人上場,華夏高中生可能橫掃群國。
這是一場真正的智商競賽,是各種思維能力綜合體現的一種大腦競技運動。
姜余有資格參加這一競賽,雖然已經高中畢業,但還未進入大學,也未滿20歲。
首先他必須通過學校申請參賽資格。
然后參加國內的奧數競賽取得好成績,拿到國際競賽的門票。
最后與其他五人代表國內出征今年七月在北美舉行的全球奧數競賽。
他此去的目的,并非為了獲取那可憐微薄的獎金和冠軍榮譽。
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拿到去北美的簽證。
因為1994年足球世界杯,正是在北美舉行。
比賽于1994年6月17日開始,至7月17日結束。
全球奧數競賽6月16日開始,6月21日結束回國。
現在是6月9日,后天將在京都展開國內奧數選拔賽,13日啟程出發前往洛杉磯。
他必須現在就聯系學校的校長,由他們出面去溝通奧數組委會。
時間非常緊迫,不知道能不能中途插隊?
走出圖書館,姜余即刻打電話聯系了自己的老校長。
他把自己參與國際奧數競賽的想法和盤托出。
老校長表示將盡一切辦法幫助他入選國內的資格選拔賽。
因為奧數競賽沒有淘汰制,能力最強者,分數最高的自然優先。
老校長只要發動自己的人脈,讓本校的一個學生參加選拔賽,問題應該不大。
回到家里,姜余也跟父母說了這件事。
他希望家里能夠支持他參加這次奧數競賽。
他父母了解了前因后果后,非常支持他。
兒子有這種上進心,換作誰都很開心。
不管有沒有拿獎,有這份拼搏奮進的心境肯定是有利無害的。
他家里條件還算是可以,父母決定拿出10000多人民幣(相當于1000多美元)支持這一次競賽活動。
第二天上午,姜余就收到了校長的答復。
華夏奧數組委會同意了他中途插隊。
校長承諾,只要在國際上取得好成績,除了報銷差旅費外,還會給他意想不到的收獲。
姜余也不做多想,立刻馬不停蹄的趕往老家。
他找到那手表式的全息影像手機,先讓阿飛給它充電。
然后讓菲菲根據他的想法,虛擬錄制了幾段影像,最后又通過阿飛傳送到那手表的存儲系統內。
在菲菲的指導下,姜余很快就熟悉了這特殊“手機”的操作。
這個手機不知道采用什么材料制造的電池,居然可以連續不間斷使用一個月。
要知道現在主流的摩托羅拉大哥大半天充一次電,愛立信小手機也要一天一充。
……
姜余當天晚上就乘班機趕到了京都,開始為第二天的選拔考試做準備。
結果,當然是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