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財政這么混亂的企業,如果沒有政府的斡旋,想收購或者合資肯定不現實。
姜余留下電話話碼便回去了。
臨走前,他也說了自己的基本情況。
他是北美一家名為“騰達精工”機械廠的一個代表。
他們公司擁有世界領先的五軸聯動數控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實力。
如果第一機床廠的財務厘清后,雙方可以建立合作關系。
回到招待所后,姜余心里其實有些后悔選擇了機床這個項目。
他萬萬沒想到國內的經濟起點居然這么差。
首都的經濟狀況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
就算珠三角,長三角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為一個商人,有時候真的不能太過于講情懷。
第二天他哪里也沒去,給上門來的數學系的幾個老教授們講解自己解題的思路。
這些老教授能夠放下架子過來求教,這已經很說明了姜余的解題方法確實很清晰,思路也很正確。
姜余也很有耐心的給他們解釋,以后他不可能老呆在學校,還得靠這些老教授們幫襯。
第三天,令他意外的事情出現了。
吃完早餐后,楊校長帶著幾個陌生的中年人來到了他的宿舍。
經過簡單的介紹后,他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這幾位是軍部總裝處的司長和干事,找他的目的也很簡單。
就是想確認,姜余手里是不是真的有最先進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技術。
聽到他信誓旦旦的保證后,這幾人就離開了。
姜余是一頭霧水,不知道這些人搞什么鬼。
臨近中午。
他又接到第一機床廠廠長打來的電話,希望他能過去一趟談一談合作的事項。
吃完中飯后,他就驅車又來到了這個空曠的廠區。
第一機床廠的廠長和書記已在這里等待半個多小時了。
廠長叫孫明,書記姓王,兩人大概都有40多歲。
他們雙方搭檔有很長一段時間了,關系也挺好。
在廠里最巔峰的時候,也就是1989年他倆做出的擴廠方案。
也正因為如此,他倆備受職工們的指責。
要不是那一次大規模改造擴廠,廠里面的職工也不至于這樣貧困潦倒。
姜余進去跟他們談了一個小時后就出來了。
回到車上,他的神情有些呆滯。
這一次商務談判順利得讓人不敢置信。
他很懷疑廠長和書記是不是被下了**藥。
他們居然只要求1000萬美元現金投資外加五軸聯動數控機床技術入股,就可以占據改制后公司60%的股權。
至于多年前的三角債,由政府成立一個單獨部門接收統一管理,第一機床廠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姜余需要做的除了現金要第一時間兌現外,手里的技術必須毫不保留的拿出來給公司發展。
這完全沒問題啊!
等等,還有一條沒注意看。
他急忙從公文包拿出那份合資協議備忘錄,快速翻到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