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個畢馬威會計事務所,有代理申請國際專利的業務。
進去半個小時后,他就罵罵咧咧的出來了。
“他奶奶的,黑心家的資本主義,吃人都不吐骨頭。”
在這里申請專利首單10萬,后面附加一個,每個專利1萬。
總共花了他45萬港幣。
在京都都可以買三四套房了。
既然來到這里,他就打算去看一看這邊的家電行情。
豐澤和百老匯是港島兩大家電連鎖集團。
姜余就近來到一家豐澤家電賣場。
這里的產品清一色的都是進口產品,華夏內地產的基本沒有。
除了洗衣機和冰箱歐美居多外,像電視、空調等等都是日系品牌。
這里的家電產品體積普遍比較小,尤其是冰箱和洗衣機,跟國內的消費觀念大相徑庭。
有可能跟當地的房屋面積有關吧,畢竟這里的房屋都是按尺寸算。
想一想也覺得他們挺可憐,一家三四口擠在一個不足十平米的房子里,吃喝拉撒睡就這樣將就著。
再想想自己家的廁所都有四五個平米,姜余實在無法認同港島人的生活觀念。
來到空調區,環視一周,令他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這特么的居然是空調?”
一個個像四方形的大塊頭擺在了展示區。
制冷主機和冷氣出風口都集成在這一個大方形頭里面。
制冷壓縮機那一面朝外,冷氣出風口朝內。
這根本就不像內地那種,制冷系統和風路系統是分隔開來的兩個大部件。
為了節約用地,港人的腦回路,也或者說是大和民族的腦回路的確奇葩。
在墻上打個四方形的洞,塞進去就了事,一點都不占空間。
剛剛在樓下,姜余看了下他們的洗衣機也一樣奇葩,居然是豎立上置式進口的滾筒洗衣機。
同樣是為了節約占地面積,
姜余大概看了一下這些空調的能耗比EER。
最次的有2.2,最好的也只有2.9,
至于為什么這么低,很可能與單體機的設計有關系。
能效比最好的還是德意志的西門子。
上面標價14888港幣。
簡直貴的離譜。
這種單體式空調的噪音肯定很可觀,這根本就不用想嘛。
房子這么小,空調噪音那么大,港島人的睡眠質量可想而知。
知道港島的私家車為什么不多嗎?
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港人開車有“4貴”,買車貴、隧道費貴、油費貴、停車費貴。
他們的油價約12元/升,車開起來貴。
如果沒有私人別墅或者停車場,每個月交的停車費,比他們的租房費還多。
一碗早餐,他媽的居然要20~50元。
真不知道內地人,為啥這么羨慕港島人?
羨慕他們的衣食住行樣樣貴?
羨慕他們的房子小?
羨慕他們的生活質量差?
還是羨慕他們的工作忙?
姜余百思不得其解,換作是他,肯定寧愿不要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