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到烏克蘭首都基輔直線距離大概有9000公里,加上中途加油,至少也要11個小時才能抵達。
趁著閑暇的時間,大家就坐在一塊聊天。
京都理工這一次出差的人數,比另外九所大學總人數還多。
所以,他們共同的話題非常多,嘰嘰喳喳的聲音一路沒停過。
楊校長用胳膊肘碰了下姜余,小聲的問道。
“你對這兩個國家怎么看?”
“有什么想法沒有?”
姜余聳聳肩,雙手一攤,用很無奈的語氣說道。
“同一民族的兩兄弟,一個比一個傻叉。”
“他們的文化底蘊不夠,脊椎骨也被別人打裂了,站不起來了。”
楊校長第一次聽到這種言論,非常好奇,又問道。
“應該不至于吧?”
“他們好歹也全世界排在前幾名,除了經濟稍微弱點,其他都很強啊!”
姜余組織了一下語言,說道。
“前蘇聯自從斯太林去世后,就走上了不歸路,結局早已經注定。”
“一個多民族,又領土廣袤的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勢的領導人坐鎮,衰落滅亡那都是遲早的事。”
“沒有了強人坐鎮的蘇聯,那些居心叵測民族個個都有了自己的小算盤。”
“波羅的海三兄弟,人口少,位置好,關鍵是很有錢,個個都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
“他們很早就不滿了,自己賺的錢居然還要分給那些窮鬼兄弟,他們老早就想分家了。”
“中亞五個難兄難弟,占的位置雖不是最好,可也不差,奈何腦袋不好使,只會養馬放牛羊。”
“有一個老大哥就是好,經常會拿點補助給他們,日子過得還算是滋潤,他們才不想分家呢。”
“可惜,老大家也沒余錢,養不起他們五個兄弟啊!”
“外高加索三兄弟,守著豐富的資源,做起了老財主。”
“對他們來說,分不分都無所謂啦,別來我家搶地盤就行。”
楊校長聽完也是樂呵呵一笑,連忙又問道。
“老毛子三兄弟呢?”
姜余拿起礦泉水猛的喝了一口,潤潤嗓子,繼續說道。
“三毛子,一向比較溫順,在哪都吃得開。”
“老毛子和二毛子自小就有矛盾,相互看不順眼。”
“三毛子夾在中間兩不相幫,當然,他也幫不起。”
“老毛子認為前蘇聯的財產都是他的,跟他爭家產的都是敵人。”
“也正因為是老大哥,要承受打擊圍剿的力度也是最大的,所以他的要求一點不過分。”
“二毛子呢,整天就喜歡玩點小聰明,骨子里從來都是崇洋媚外,總是想依靠著他人不勞而獲。”
“他們不但腦袋不好使,還天生一副反骨仔的形象,讓人一看就心生厭惡。”
“他們很反感老大的行事作風,卻又不敢動手真PK。”
“這幫家伙,占據的地盤是最好的,工農業水平也不差,人口素質也不錯,軍火武器更是排在全球前三。”
“我說句實話,二毛子哪怕只要誕生一個頂尖的鐵腕領導,這個世界的歷史就會徹底改變。”
“可惜的是,千多年過去了,他們依舊是那個衰慫樣。”
……
后邊的一個老教授,聽著姜余說得有趣,加入進來,提問道。
“照你這么一說,是不是有機會把二毛子家里的東西都換回來?”
姜余當然知道他指的是啥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