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想和您商量一下。”
楊校長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
“您看,我在烏克蘭埋下了一個種子,以后發展成什么樣,不好說。”
“以后,肯定需要人去管理,您老幫我物色一些語言天賦好的學生,多學一些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語言。”
“最好在那邊留過學的。”
“今后肯定會有用,待遇肯定不會低。”
“另外,我那個發小也想放在您身邊,多學習一下這方面的語言,也能夠多教教他怎么做人處事。”
“您老就是個定海神針,那個小子就算是再蠢,如果從您身上學到一點皮毛,那也夠他享用終身了。”
如今這個年代,留學生本就很少,而且基本上都是公派出國留學的。
有一小部分回來的,要么就是去央企或者政府部門,要么就是進入外資企業。
很難找到語言和管理方面的雙面人才,尤其是前蘇聯那邊的語系。
不像21世紀后,海龜遍地走。
那時候,很多青年學子為了鍍金,私自掏腰包跑到國外大學就讀中文系。
曾偉語言天賦應該還可以,試著學習一下吧!
如果有能力,就幫他一把,也算是給自己留下一個心腹。
……
實驗大樓,化學實驗室。
姜余從張書記口中得知,王教授已經打了幾個電話找他。
他估計是那個保鮮分子出成果了,就趕緊過來看一看。
穿上白大褂的姜余還是有那么一點點科研學者的氣質。
他走進王教授的實驗室,就看見他帶著幾個學生埋頭苦干搞研究。
“王教授,您好!”
“最近打電話找我有啥事?”
王教授回頭一看,是姜余來了,很是高興。
把他拉到一邊,小聲說著自己這段時間的成果。
上次拿過來的“五星罐頭”包裝錫紙,里面蘊含豐富的特殊分子,而且純度非常高。
為了不破壞這些分子,他先是把這些錫紙放在一層薄薄的水里。
經過無菌快速冷凍處理后,然后把這層錫紙快速拿出,留下那層薄薄的冰塊。
最后,把冰塊放進真空爐加溫,融化后的水和真空箱內都充滿了保鮮分子。
用特殊儀器捕捉這些保鮮分子就很容易了。
經過幾天廢寢忘食的研究,王教授和她的學生們終于把這保鮮分子的分子結構分析出來了。
他們不知道這東西有什么用處,也不知道這玩意到底怎么生產?
只要姜余的獎金能夠兌現,還想那么多干嘛呢!
這次獎金有100萬,學校肯定會抽走一半。
王教授一個人至少可以拿三四十萬,加上次的二三十萬,京都理工大學第一個首富就這么誕生了。
消息傳開后,所有的教職工們,都恨不得用眼睛撕碎他。
這可是**裸的資本主義大財主。
不過,這也給那些理工宅們提供了一個發財的捷徑。
姜余也沒讓他們失望。
他們沒有等多久,第三個懸賞出來了。
裝“五糧液”(現在叫長生仙釀)的那個玻璃瓶。
這個玻璃瓶還是他從那個拾荒者手里買回來的,給了他五塊錢。
要不是他,姜余還真不知道這個玻璃這么堅硬強韌。
他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用廠里的100噸沖壓機壓這個瓶子。
結果,玻璃瓶啥事都沒有。
反倒是,沖壓機上面還出現了一個淺淺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