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余也沒有做過什么具體規定,任由他們亂搞。
只要不發生不可挽救的事情就行。
當然,獎勵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就像上次,那叔侄兩可是做出了不少貢獻。
尤其是他們的那個橡膠分解和重組的化學材料,可以為國家節約大量的資金,也可以為他們自己創造大量的財富。
姜余大致的解了一下研究院的專利,現在大概有20萬條基礎材料專利,這還只是完成了2%的進度。
其中有7萬多條是關于稀土材料的專利,這些都轉給了東方礦業集團。
當然,這些專利絕大部分都是價值不太高的。
比如,家用的無公害墻漆,防潮漆,防火漆等等。
還有一些就是合金金屬,現在也看不出它們哪里有特別的地方,存儲盤里面也沒有特別介紹。
很多就是性能參數不一樣,具體的應用范圍沒標明。
反正又不差錢,姜余通通注冊了。
萬一漏掉了那條恰恰就是將來最重要的呢?
玄武研究院的待遇并不低,但為了更好的過日子,那些科研學著還是很拼的。
萬一搞出了一項有價值的玩意兒呢?
不說飛黃騰達,至少富貴是逃不了的。
搞不好還能混個高級職稱,甚至就連國家工程院院士的資格,也不是水中探月,遙不可及。
在這里,大家都很自由,只要自己不作死(亂泄密、做間諜),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離開這里。
姜余看到這些埋頭苦干的科研人員,心中也很是欣慰。
玄武研究院配套的化學工廠有十多座,基本上是以前的軍工廠。
之所以丟給姜余,主要還是沒有錢更新設備,導致產能落后,生產質量不合格。
有一些化工廠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
那些設備絕大多數都是東歐和前蘇聯五六十年代留下來的。
基本上是沒有什么價值了。
唯一有價值的就是那些經驗豐富的職工們。
這些保留下來的職工大多數是比較年輕的,都有一技之長,只要經過簡短的培訓,就能夠熟練操作新的設備。
這一次,姜余從國外買回來的設備都是全新的。
搞化學生產,如果是用二手貨很難保證生產安全,而且廠家也不提供保修服務。
這十多家化工廠的生產設備安裝好后,姜余也只是要求生產一些飛機和汽車能夠用的基礎材料。
比如說,特殊輪胎橡膠、高質量工程塑料、高分子復合材料等等。
當然,那些比較常用的,能夠替代進口產品的基礎材料配方,以及那些民用的金屬合金材料配方。
姜余都以專利授權的形式分配給了國內的相關企業。
這樣的做法,在全世界都非常普及。
除了特別尖端的,附加值比較高的配方,姜余以后都會按這種形式進行操作。
姜余旗下的所有產業當中,除了變太的長生仙釀,也就是玄武研究院最吃香。
這里匯聚了全世界最多、最尖端、最令人羨慕的基礎材料配方。
這就是為什么風神渦扇發動機屌炸天的最根本原因。
什么陶氏化工,巴斯夫,拜耳集團,三菱集團等等,在玄武研究院面前就是一個菜雞。
就算是所有的化學研究企業加起來都拼不過它。
要不是顧忌手頭上的刀不夠利,背后的靠山不夠狠,姜余早就大開殺戒了。
還是那句老話:猥瑣發育,后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