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類人種都有相同了的覺悟,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天生對立的。
全世界除了樺夏人外,基本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了。
前蘇聯倒下后,白種人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對付最后一個純黃種民族。
島國大和民族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倒向了盎格魯人。
他們是第一個淪陷的黃種人。
然后在他們的幫助下,棒子國倒下了……
南越人,外蒙古人,一個接著一個跪下了。
這時候的樺國,真正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放眼望去,舉世皆敵。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那些白人將這一切苦難,看做是樺國如其他文明一般,融入西方文明過程中的必然結果。
樺國人將成為歷史車輪下那無足輕重的骸骨,并成為如美洲各國一般進入新紀元的養料。
而那些白人沒有想到的是,傳承幾千年的樺夏民族文化和思想在被閹割了兩百年后,最終爆發出來了。
一代代拋頭顱灑熱血的青年們,最終激發了樺夏民族殘余的血性。
他們前赴后繼,不畏艱辛險阻,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為了樺夏民族能夠延續,他們離開了家鄉,拿起武器,踏上了抗爭的道路。
為了炎黃子孫能夠不被欺負,他們又從國外回來窩在荒無人煙的沙漠中搞科研。
為了打破西方世界壟斷,他們又帶領學子們埋頭苦干攻堅一個又一個工程。
建國后的樺國人窮是窮,但是骨頭硬,腰桿直。
幾十年來的和平,是用無數的寶貴生命惡狠狠打出來的。
而如今,又為了樺夏民族的再次崛起,他們不畏嚴寒酷暑,腳踏實地的建設道路、搭造橋梁。
王老幺這時舉手問道。
“那些白人,為什么沒有在清末時期滅掉樺國人?”
“那時候的樺國可是最脆弱的時候,沒道理啊?”
姜余重新調整了一下思路。
“這個問題很好,那是因為太平天國和義和團讓他們知道了,逼急的樺國人并不好惹。”
“他們需要一個腐朽的,落后的中央集權來統治這個龐大的帝國。”
“簡單的來說,就是慢刀子割肉,一點點放血。”
那時候的樺國有幾千年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有眾多的人口,有好戰的起義軍。
“那個時代,樺國距離他們十萬八千里,就算是想過來完全滅掉咱們,都是鞭長莫及,有心無力,”
“至于以后的事情,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一戰和二戰,耗干了歐洲人的血,圍剿我們的重任傳承到北美。”
大和人,棒子,南越猴子……
這幾條狗,已經不是純粹的黃種人了,他們的民族被逐一征服后,統一接受所謂的西方文化。
姜余最后說道。
“從今年開始,咱們再也沒必要看歐美白人的臉色。”
“因為我們的科學底蘊已經漸漸的充實了,我們可以不再聽從他們的話語,我們可以完全走獨立自主開發的道路……”
從這一刻起。
姜余決定不再保留實力。
他要在尖端科學領域,一路狂飆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