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距離萬象比較近的一個的種植基地,地域非常廣闊。
加上湖泊和山丘,差不多接近1000多平方公里,能有一個縣的規模大小。
為了能夠讓員工更好,更舒適的工作,陳虎分別在南北方向,靠近邊緣的地方,準備建設了兩個比較大的衛星城。
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有機肥料,還特意建造了幾座大型的養豬場。
基地以后每天遺留剩下來的不合規的蔬菜瓜果不會少,員工大食堂或者飯店的剩飯剩菜也總會有一些,與其拋棄,還不如給豬吃。
創業初期,為了有更多電能進行生產、生活,沼氣發電肯定是不能落下的了。
有了沼氣池,就不用擔心土地肥料的缺失。
整一個封閉式生態環境就這么造成了。
按照規劃,整個種植基地的管理自動化程度非常高,有點類似于島國的大規模農業集成生產。
為了更安全,更高效率的進行生產,整個基地被分割了數百塊地盤。
這些分割后的地盤,被樺國過來的農校瓜分了。
他們不僅要負責植物的育種、栽培、蔬菜的病蟲害管理,更要隨時隨地的檢查原材料的安全。
比方說水源,無機化肥,無機農藥等等。
這些基地,基本都是采用了管道播灑設計,對人工澆水和施肥的要求降到了最低。
針對每一樣蔬菜的生長環境,研究人員也設計了不同的養殖大棚。
有一些喜開花的蔬菜,大棚里就會放置了一定數量的蜜蜂。
有一些對土地要求特別嚴格的,就大量采用了椰子殼碎磨粉調制成的人工營養土。
反正東南亞都不缺這個玩意,直接從生產椰汁飲料的工廠里面拿過來就是。
這兒的農科專家眾多,每所學校又都有壓箱底的本事,加上這里的廉價勞動力,想不發財都很難。
因為科學的種植,以及大量機械化,自動化精細作業,所以將來的人均產出會非常恐怖。
姜余并不擔心這些蔬菜滯銷。
島國的八佰伴超市就可以消化很大部分了,那邊的有錢人多啊!
莫斯科和基輔的家樂福都可以分攤一部分,這些都是老線路了。
大衛·別克在歐洲的關系也不錯,找到幾個大型連鎖超市問題應該不難。
基地的東南西北,都各自準備建設大型的低溫存儲倉庫,能夠保證種子和蔬菜的安全保存。
在基地東邊,最平的一塊地方,正在建設一座大型機場,專供大型運輸機起降。
建設如此規模的種植基地,并不是僅僅供應給高緯度的地區,也考慮到了國內和一些種植耕地比較小的國家。
比如說棒子國、島國、沙特、阿聯酋等等這一些發達國家。
要讓這些國家中產階級們養成一個飲食方面的共識。
想吃上新鮮安全的無公害蔬菜喝水果,就找“老撾無公害種植”。
大規模空中運輸蔬菜販賣,不能說是絕無僅有,但像姜余這樣的的低成本售賣,那絕對是少有的。
“鯤”的超大載重量,以及樺國和老撾的超低人工成本,已經注定了這些蔬菜的每公斤成本價不會超過1元錢人民幣。
照此計算,老撾無公害種植基地每年的銷售營業額,至少也有一、二百億美元。
是之前老撾gdp的十多倍。
當然,這些外匯都不會直接落入老撾的財政系統。
別看這個數字比起長生仙釀的營業額相差巨大,但放在當下,全球500強肯定是跑不了的。
如果能夠吸引到中東那些狗大戶皇室成員的關注,使之成為皇家“貢品”,那價值就不可估量了。
總之,飯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一下子撐起大胖子,說不定明天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