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覺得吧,GD現如今的社會現狀大致就跟棒子國一樣。”
“GD的經濟也基本掌握在大家族手里,跟棒子財閥非常類似。”
“要想一勞永逸,我覺得必須重點關注他們……”
“最好就能夠一鍋端,不留任何遺憾。”
GD的經濟模式非常單一,地方不大,人口又非常集中。
這就造成了行業性質的高度壟斷,比如水務和電力行業、零售行業、房地產行業、港口、電訊等等。
大部分家族都靠著這些產業經營收租,對社會的進步和創新毫無任何幫助。
姜余點頭贊同,說道。
“這確實是社會毒瘤,但想要徹底清除,難度非常大。”
“即使他們在GD的生意受到損失,對于枝繁葉茂的這些大家族來說,根本就無所謂。”
“就算是金融危機,他們也不會太緊張,在二三十年前就開始布局海外了,現在絕大多數資金應該都放在了國外……”
姜余還有一點沒有說,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些大家族即使沒有布局海外,對于危機,他們從來都不害怕,而且非常歡迎。
因為他們的發家就是靠著危機起來的。
60年代之后,香港每一次地產或者金融危機,最后都變成了大家族的資本狂歡。
他們總是在危機前提前拋售大量資產,在危機之后又瘋狂抄底。
等到市場恢復之后,他們又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這一點,不是東南亞和棒子國能夠相比的。
因為他們都是靠的借貸而變成暴發戶的,一旦被催債基本上都死翹翹。
GD的大家族因為都是華人,更擅長于儲蓄,所以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家底在金融危機中坐莊。
古問天自己都是這樣,更何況那些大家族。
姜余一邊用食指敲著桌面,一邊繼續說道。
“現在擺在明面上的,有兩個大問題。”
“第一,能不能有絕對把握把GD英政府給干趴下。”
“第二,能不能把GD絕大部分大家族給引誘進來,一鍋端了。”
這個命題非常大,涉及到的資金更是海量。
好在,做空有杠桿支撐。
雖說高杠桿加大了風險,但收益也是非常巨大的。
東南亞金融危機時,克里斯·沃森因為時刻都在最前線戰斗,有一些自己的經驗和看法,他說道。
“老板,我覺得應該從整個亞洲的經濟層面來看待這個問題。”
看到姜余沒有反對,就繼續說下去。
“在危機爆發后這段時間,華裔資本逃得最快,而且主要逃往GD,包括新加坡華裔……”
克里斯·沃森的話還沒說完,大家都恍然大悟。
一針見血!
GD背靠兩常任理事國,底氣不是一般的大。
這就給了那些華裔充分的安全感。
那背后的兩大國如果在關鍵時刻都不靠譜呢?
甚至,為了各自的利益,里應外合,做一個殺豬局呢?
那這些所謂的“太平紳士”貴族會怎么樣呢?
至少,阿索哥那里已經透露出來了,GD金融管理局有“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