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軍官這一次“引狼入室”行為,已經被樺國攝像機全程記錄下來,這可是最重要的證據。
雇傭兵是MD國方極力推薦的,人也是他們選的,萬一有糾紛,這可真不能怪樺國人不厚道。
中年軍官很有可能不知道,狼牙傭兵團跟龍牙傭兵團的關系,否則也不會這樣做了。
也不怪他,這個時代通訊和信息的傳遞很局限,更何況山高皇帝遠的MD國。
況且,東南亞也只有一小撮最頂層的精英階層才清楚,他們也不可能到處宣揚這件事。
MD國雖有出海口,漫長的海岸線,但由于海軍實在弱小,基本上等同于放養。
空軍除了殲七外,也沒啥拿得出手的了。
姜余其實真不想把MD國弄得跟Y國一樣,畢竟和樺國緊挨在一起,難民問題不好解決。
在會議后第五天,姜余跟四個國家都達成了經濟貿易協定。
上面的條款內容都是律師團經過嚴格推敲過的,完全符合國際通用的文本格式。
這些協議條款最后經過雙方國家背書后,才蓋章簽字通過。
樺國人自從融入WTO后,對國際商業法案加大了投入,在眾多高校中成立了國際商業法律學院。
曾經,樺國吃這虧太多了。
當然,亡羊補牢還不算太晚。
表面上,都是姜余簽的字,但具體實施工程的,大部分還是國內其他的企業。
比如,三一重工、徐州重工(被烏克蘭重工入股)、水電八局、東方電氣等。
國家要姜余參與進來,其實也是沒辦法。
這些小國,并不喜歡跟國內的大型國企直接打交道,生怕出事。
這些小國以為樺國民營企業容易打交道,也容易欺負。
當然,這也只是他們一廂情愿的想法,終究還是沒領教過姜余的霸道行事風格而已。
這一次大規模對外資本輸出,在樺國尚屬首次。
阿聯酋迪拜城建工程,那也只是屬于工程承包性質,出資方還是中東土豪。
這一次大規模資本輸出,除了東方礦業和華城特種鋼鐵集團外,姜余占比非常小,大多還是來自于國家外匯。
國內的農機、家具、紙類、建材等民營企業也都加入了進來。
這些產業中,有些是需要就地取材生產,有些是急需開拓市場。
當然,姜余最希望這些企業能夠通過國際生產標準規范,盡量做到規模化出口。
柬埔寨、MD國、老撾都是國際上普遍公認的最不發達國家,他們在對外貿易中有普惠國的待遇。
這些國內企業如果在他們國內投資建廠有著很多實惠。
比如,一切關稅減讓、特權、優惠或豁免等等。
這么一來,就不需要太擔心反傾銷調查等商業風險,也算給這些民營企業留條后路……
……
金三角和MD國的果敢地區,居住著許多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