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經過改動,增加了一些配件,變得更加先進了;有些地方經過刪減一些參數,反而變得相對有些落后。
這兩三年,隨著樺國的工業技術和制造材料的大幅提升,尤其是電子和工程軟件的普及,舍棄了越來越多的不必要的零部件。
比如,原先的設計是采用了三套通訊系統。
現在有了局域網和北斗導航衛星,一套系統就可以實現1000公里范圍內無線通訊。
又比如,以前的核反應堆要考慮定時降溫、隔熱等繁瑣的安全設計要求。
但自從有了星環隔熱材料后,核反應堆對空間的要求降到最低,而且還大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再比如,電力傳輸系統,彈藥自動裝填系統,自動彈射系統……
總之,改動的地方還有很多。
國家工業制造技術這兩年的跨越式發展,讓更多的軍工和機械制造企業都參與了進來。
而以前的那幾所學校,更多的只是在設計和組裝方面提供幫助。
隨之而來的,就是航母的制造工程量和難度大幅度縮減。
……
這艘航母相比原先的設計,刪減了許多配置和功能。
比如,反艦、反潛系統等都被取消了,電磁彈射器也被刪減了。
這主要還是因為抹香鯨級潛艇和大型導彈驅逐艦的大量普及所造成的。
以前的設想中,是希望航空母艦承擔更多的戰斗任務,加強它的生存能力。
現在有了這些先進的水面和水底艦艇的保護,航空母艦可以變得更加專業,更具有攻擊性。
少裝了這么多設備,航母就能夠搭載更多飛機、更多彈藥。
如果僅僅搭載殲11,足足可以搭載146架。
就算是搭載最合理的飛行攻擊群,也可以放入98架殲11。
以前設計的飛機彈射跑道很特別,只有30米長,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和身體素質壓榨到了極限。
現在減少了這么多彈射器,又重新把這個傾斜彈射跑道加了一倍長,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飛行的身體素質要求。
這些傾斜彈射跑道,在不繁忙的情況下是可以平行于甲板的。
由于采用了比較先進的自動彈射系統。
當要出任務的時候,戰機可以從旁邊的起落艙,直接被電動拖行車拉到這個特殊的飛行甲板上面。
飛行員可以直接進入機艙,然后等待操作完成即可,完全不需要人為指揮操縱。
這是種高效率的移動方式,至少可以節省80%以上的起飛時間。
當飛機停好后,這個飛行甲板在液壓升降器的作用下,形成一個45度傾斜仰角。
固定好的戰機在啟動發動機后,開始不斷飆升推動力。
當達到一定閥值時,固定鎖和戰機后面的電磁彈射裝置將會同時啟動。
戰機瞬間就會以150km/h~180km/h的初速度沖出去。
像殲11這樣的輕型戰機,在不需要其他輔助設備的情況下,可以在60米距離的加速度下一飛沖天。
如果是重型戰機,可以打開飛行甲板前面的高壓排氣裝置,增加戰機的迎風阻力。
這其實就相當于,戰機脫離甲板起飛的最后一刻,人為制造了一個高強度的上升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