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五毫升注射液的玻璃瓶裝滿的細菌,可以在2小時內,在密閉的環境中分解超過十噸的石油,或者25立方的塑料。
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吞噬這些石油化合物,并且分解出能夠燃燒的氫氧化合物和水,以及少部分的硫礦等礦物質。
通俗的來說也就是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的混合物,簡稱石油天然氣。
所以,這些廢棄塑料和重金屬污染物,即是破壞全球生態的一個威脅,也將是姜大鄴在全球提高影響力的一個契機。
其實,超級細菌的功用還遠不止于此。
“超級細菌”還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成吞噬礦物,吞噬沙子,吞噬鹽堿土等品種。
這些改造后的“超級細菌”,可以植入蚯蚓,噬石蟲等爬行類昆蟲的消化道內。
以后完全可以低成本的生產大量的硅晶體,低成本改造沙漠和鹽堿地。
要知道,自然界本身也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石油烴類化合物的擴散。
因此能降解高分子量烴類化合物的菌有很多種,目前已知200多種。
但絕大多數的降解速率都很低。
無論石油,還是塑料,都是一種成分十分復雜的混合物,由幾十,甚至上千種有機化合物組成。
而一種菌往往只能降解一種特定類型的化合物。
所以除了要對高效降解菌的篩選鑒定外,還要考慮菌種的組合。
用菌群去降解石油,這里就有一個麻煩的問題,菌種之間怎樣的組合才是最優的組合。
而自然菌種則需要用幾年的時間降解石油,質粒容易丟失或轉移,遺傳穩定性差。
通常一種細菌只能分解石油中的一種烴類。
菌與菌之間存在著各種相互作用,這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
因此還需要研究菌落種群的動態變化,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系統科技選項里面的“超級細菌”,是經過200多年的努力和驗證,給出的最完美答案。
用基因工程培育成功的“超級細菌”卻分解石油中的多種烴類化合物,包括最常見的塑料。
(參考第219章)
很巧合的是,地球上的“超級細菌母株”也是納米比亞嗜硫珠菌。
這是姜余和幾個生物科學家在前兩年就認定的最好“細菌母株”之一。
只不過,樺國的生物科學比較落后,基因重組手段比較匱乏,所以時至今天,都沒有太理想的成果出現。
納米比亞嗜硫珠菌,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細菌,是普通細菌的300萬倍。
它以硫磺為食,這些細菌的種群可以解毒海水。
硫珠菌巨大的體積源于細胞內裝著硝酸鹽溶液的大泡囊。
在氧氣不夠用的情況下,這些硝酸鹽溶液也可以和硫化氫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單質。
這種細菌自身攜帶“化學武器”,在厭氧環境中生存能力極強。
它的吞噬能力也非常強大,最適合作為“超級細菌”的母菌株。
在母菌株中植入降解乙烷、辛烷和癸烷,降解二甲苯,降解萘和分解樟腦等等假單胞茵的不同質粒。
因為,這種細菌的體積,超出一般細菌太多,所以承受質粒的種類更多,更齊全。
由此得到的工程母菌具有超常規的能力,能夠同時降解脂肪烴、芳烴、萜和多環芳烴等等烴類化合物。
且降解石油的速度快、效率高,在幾個小時內能降解完海上溢油中2/3的烴類。
如果換成大街小巷中的那種塑料廢棄物,它們甚至能在更短的時間內消化、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