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封禹常年在軍中從不用人服侍,即便是做了皇帝,這個習慣也不曾改,自己換好衣裳出來,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景色等著顧清儀。
一夜疾風驟雨,窗外入目所及之處,青色的石板都被洗的發亮,地上滿是碎花,宮人們正在灑掃。
顧清儀梳好妝也走過來,看著外面問道:“地面濕滑還能出去狩獵嗎?不如等兩天,安全為上。”
宋封禹就笑,“這點雨算什么,不過是打濕地皮罷了,不妨事。”
顧清儀一想也是,宋封禹帶兵打仗什么惡劣天氣沒遇到過,她也就不再攔著,反而說道:“咱們去水榭用飯吧,清爽自在。”
宋封禹點頭,倆人一路去了水榭。
水榭連著一片池塘,水塘中還有不知名的花盛開,隨著太陽升起,水光氤氳美不勝收。
早膳吃的很簡單,就只有他們兩個,也不講究排場,顧清儀讓廚房用豆子磨了豆漿出來,倆人喝豆漿吃了馬蹄燒餅,還弄了油炸果子。
宋封禹第一次喝豆漿,味道怪怪的,但是加了糖霜時候,再入口就覺得美味多了。
顧清儀就跟宋封禹說道:“豆子做稀了就是豆漿,嫩一點就是豆腐腦,若是做老了那就是豆腐,而且豆子還能發成豆芽吃,我想著咱們回了惠康開個豆腐坊,肯定能賺錢。”
宋封禹聽著顧清儀這樣說就十分有興趣,“豆子老百姓一般就用來做豆粥,豆飯、豆餅吃,你說的這些吃法倒是新鮮。若是能做這些東西的話,老百姓的餐桌就能豐富很多。”
顧清儀知道史上傳說豆腐是淮南王發明的,但是這個時空并沒有豆腐這種東西。豆子這種東西說真的,不管做豆飯,豆粥還是豆餅,沒有一樣味道是好吃的。
但是這種東西有個好處人容易飽腹,所以它才是百姓常吃的糧食。
麥子也是有,但是這里的麥子怎么吃呢?帶著皮做麥飯,便是磨成粉外頭那層皮也不會脫掉,所以磨出來的面粉很粗糙。
我們后世吃的白面那都是將外面的麥皮磨掉,只吃里面的麥芯,所以口感才會那么好。
外面那層磨掉的皮也不會浪費,農村叫麥麩,直接拿去喂家畜,對養殖家畜長膘很有好處。
顧清儀自己吃面粉做成的燒餅或者是面條也不會將外面那層皮全部磨掉,現在的技術做不到磨皮,只能是用石磨磨碎之后過篩,篩子的孔較大,所以不管怎么篩都不會出現后世的精白面。
顧清儀說到興頭上,跟宋封禹又講怎么改善石磨,能將麥子磨得更細。還打了比方,鶻州后來修建的水錐磨其實就比傳統的石磨更好用。
宋封禹還是很關注這些的,漸漸地就聽了入神,還特意要帶著顧清儀去御膳房看廚娘怎么將豆漿做成豆腐腦與豆腐。
顧清儀:……
她不得不提醒一句,“今日還要秋狩。”
宋封禹立刻說道:“打獵哪天不能去,還是正事要緊,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烏曲,傳朕的命令今日不狩獵,并宣王泠、鐘綽、席玄、元瞻、蔡尚前來。”
顧清儀有些意外,看著宋封禹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宋封禹見顧清儀意外的神色,跟他解釋道:“席玄掌管大司農,蔡尚是左民尚書,這二人于此事息息相關,日后這些事情如何廣傳天下被百姓之曉,還要讓他們出力。”
顧清儀聽懂了,這里是主力軍,其他的是捎帶的干雜活的。
皇帝陛下抓朝臣的壯丁真是毫不手軟,她想了想說道:“鐘湛與郗嶠還沒差事在身,年輕力壯,又是惠康四公子名聲顯著,在家閑著也是閑著,給幾位大人打打下手也好。”
總比整日想著騎馬涉獵有意思多了,這些貴公子,多去民間看看百姓們的日子,像是元朔與鄭桓現在不就為了百姓在努力嗎?
所以,有些事情說不如做,聽不如看。
宋封禹看了顧清儀一眼,他算是發現了,他媳婦對惠康四公子不僅評價高,而且是念念不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