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債一身輕的,顧清儀又是個閑不住的人,又開始動筆寫寫畫畫軍事演習的事情。
她也不是專家,但是皮毛還是知道一點的,構造個框架不成問題,框架之內的東西,就讓宋封禹去填充足矣。
軍事演習也得要錢,尤其是彈丸,火炮等物造出來價值不菲,至少看上去得唬人,所以品種不多的情況下數量絕不能少。
顧清儀寫著寫著不免又想起太學的事情,鄭桓這次回來得帶回來不少有資歷有名望的老師,朝廷急需人才,重要官職不能動的話,但是衙門的書吏小官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填充進去。
先熬一熬資歷,學一學經驗,然后優中選優,過個幾年人才練出來,朝堂上就不會是世家一家之言了。
幾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顧清儀琢磨著得問一下穆埠那邊商隊營收怎么樣,奢侈品出口古今中外都很受歡迎,應該收益不錯。
有了錢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她知道宋封禹打算將惠康隸屬于皇帝的親衛重新打造一遍,武器配備要升級,人員要篩選,皇帝護衛隊力量增強,這也是一種好現象。
畢竟宋封禹手下大軍在大晉各地駐守,惠康留守的親衛并不是很多……
顧清儀想到哪里寫到哪里,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寫了厚厚一摞紙。
停下筆又不免去想裴家的事情,裴濟現在還沒穿來病逝的消息,估摸著時間來算距離抵達惠康沒多久了,應該在這幾日就會有消息傳來。
等到裴濟病逝的消息一傳進惠康,元狄那邊早已經準備妥當就會對裴家真的下手了。
河東那邊有顧家看著,只剩一個裴道獨木難支,河東裴的瓦解已經不遠了。
“娘娘,定北王妃求見。”知秋掀起簾子進來回稟。
顧清儀先是愣了一下,這才回過神來,傅蘭韻怎么這會兒來了?
“宣。”
顧清儀說完就起身,換了一身外裳,這才去了側殿見傅蘭韻。
如今有了正事可坐的傅蘭韻瞧著神色都好多了,見到顧清儀就上前恭敬見禮,“臣婦參見皇后娘娘,娘娘萬福。”
“王妃不用多多禮,坐。”顧清儀坐下后笑著說道,“王妃怎么今日進宮了,瞧著這天色可不大好。”
陰沉沉的,好像隨時要下雨雪。
“臣婦是來跟娘娘回稟個好消息,四城的豆坊都已經順利開張,磨出來的豆腐銷路極好,因為物美價廉,如今已經成為惠康一景。臣婦將娘娘惠及百姓的恩德傳揚出去,再過不久惠康城內外都會知道這豆坊是娘娘所為。”
顧清儀聞言一樂,沒想到傅蘭韻這么利索,仔細問了豆坊運轉情況。
“因為娘娘不是以獲利為目的,所以咱們豆坊只要平了賬的價格就對外賣,每天天不亮就有人來排隊,紅火著呢。”傅蘭韻現在忽然發現做好事也不是那么傻,瞧著百姓們對著皇城扣頭感恩的樣子,好像自己這段日子的辛苦都值得了。
這種感覺很新奇,換做以前,這種傻乎乎的事情只會被她嘲笑,她是萬萬不會做的。
“有沒有人主動問做豆坊的事情?”顧清儀問道。
“有,還有不少呢,所以臣婦來問問娘娘有什么打算。”傅蘭韻問道。
顧清儀也在遲疑,將手藝傳出去她不吝嗇,但是關鍵是穿出去后如何定價,還得保證百姓依舊能吃得起,但是開豆坊的人還能獲利。
總是要官府辦這種不獲利的豆坊不現實,人力物力這些可不少,推廣到各地少不得被人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