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方面大規模的軍隊調動自然是瞞不過聯軍這邊的耳目的。
不過對此聯軍這邊卻并沒有做出太大的反應。
或者說,沒法做出什么大的反應。
事實上,自從那一日呂布率領一萬精騎打到了聯軍大營前之后,聯軍內部的氛圍其實就已經有些不對勁了。
雖然只有一萬精騎,但是在呂布的率領下那侵略如火的攻勢依舊是刷新了聯軍當中很多人對呂布、對騎兵的認知。
在這之前,即使呂布以一敵七,以一己之力鎮壓了聯軍所有大將,其實聯軍這邊都沒有這么大的反應。
因為在他們看來,那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而匹夫之勇,是無法決定最終的勝負的。
君不見,縱然是以霸王之勇,最后也依舊是敗亡于兵仙韓信之手?
但是在這一戰過后,聯軍這邊卻突然發現,這呂布貌似是真的不比霸王差什么。
這不光是因為他的個人武力,還有他統御騎兵時那無可阻擋的軍勢——當初的西楚霸王項羽,一度也是率領著麾下鐵騎,打得高祖劉邦一臉懵。
可問題來了,現在人家呂布儼然就是霸王再世,可是他們聯軍當中卻沒有能和兵仙韓信相比的人物啊!
這一下子就很尷尬了。
此外再加上袁紹慌亂之間拿喬瑁當擋箭牌的事情,更是使得聯軍當中一眾小諸侯人人自危。
這樣一來,聯軍之中的氣氛就更加微妙了。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如果不是因為現在有些騎虎難下,不少諸侯甚至都想退兵了。
畢竟,就算呂布全面廢除了董卓時期的政令,不承認當初董卓對他們的封賞,但是朝廷的觸手短時間內肯定還是沒法伸到地方上來的,他們依舊能當他們的土皇帝,頂多就是失去一些名分,但是實際利益卻并不會有太大的損失,哪里需要像現在這樣冒這么大的風險?
只可惜,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后悔藥可以買。
他們既然參加了聯軍,那么在朝廷那邊肯定就已經給他們打上了謀逆的標簽,再想要脫身就沒有那么簡單了。
可縱然無法脫身,他們也不愿意再去跟呂布打生打死了。
所以,當呂布明目張膽的把駐扎在虎牢關后面的騎兵調到虎牢關正面來的時候,聯軍這邊才會連一點騷擾的意思都沒有。
甚至于,呂布只是把這七萬精騎調到了虎牢關正面,都還沒有對聯軍發起進攻,聯軍當中就有諸侯送了密信過來。
喬瑁死后,虎牢關正面的聯軍大營里就只剩下了十二路諸侯。
其中,袁紹和袁術自然是跟呂布不共戴天,沒有絲毫緩和的余地。
而韓馥、袁遺、王匡等人作為和袁家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諸侯,當然也不會輕易背棄這一次聯盟。
其余的劉虞、劉表、劉岱這幾位漢室宗親,自然也不愿意看到呂布掌權,所以他們的態度也相對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