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病人能夠康復,本身就是值得高興的事情,所以請大家吃飯也就屬于正常。
而劉環宇想借此機會,向大家闡明自己的立場,把這件事情說清楚,讓大家別再惦記什么書了。
好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好好的生活,別總想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這才是重要的。
有人請在餐廳吃飯,大家當然高興,而且都是自家人,平常大家忙,有時候也很久都會不到一塊兒。
趁此機會,大家又聚在一起喝酒,所以都熱熱鬧鬧,開懷暢飲,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而三杯酒下肚,周環宇在敬大家的酒的時候,端起酒杯說道:“各位周家的前輩,還有咱的兄弟們,今天我想趁著機會說兩句。
大家也許也猜到了,我就是說關于書的事情。
即使這件事,不是因為周遠他是我的兒子,而是我也做過細致的調查,甚至是推理,我們周家的書是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失蹤了。
后來一直沒有出現,所以現在你們要說是周遠拿到這本書,然后再變的牛掰的。
這根本不可能,因為之前有人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周家也沒出現那么牛掰的人。”
當年就算我們周家前輩醫術非常高明,在當時非常有名,但也只能是治療一些普通的病。
當然當年沒有設備檢測不出什么癌癥,但我們周家卻從來沒有記在能治療癌癥的這種人。
如果有的話,大家對這個病也不至于這么恐怖,對吧?
所以周遠現象純粹就是一個偶然,他的技術是因為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
說到底就是一種機遇,而跟書無關。
并且他的水平也不是恒定的,一不留神就會消失,前期時候他不是他的消失了嗎?一天三個病人都治不好。
搞得他都想自殺。
因為那么多病人等著自己,所以他的樣子其實很大。
每一種事情有得就有失,有勝利,自然就會有失敗。
我的意思就是大家見好就收,別總盯著那本書,更別弄出什么幺蛾子來。
現在是新世代,大家要有新思維,不要總對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念念不忘,這樣會對大家都不利。
周環宇說完,端起酒杯跟大家敬酒,然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他的話,讓整個現場就像炸開了鍋,大家都積極,渣渣熙熙攘攘。
而跳的最厲害的就是周巖的老爸,這家伙受兒子影響,也開始對這本書念念不忘。
打著這本書的算盤,畢竟他們家的條件最差,兒子的技術也是最差的。
不靠夢想,靠像是要翻身,很難,所以他們的心里不平衡,想走極端也是可以理解。
但不管怎么說,這回周環宇主動提出來,讓大家都面面相覷,整個餐廳大堂一下子鴉雀無聲。
大家都在思考著結果問題的可行性。
誰都想拿到這本書,然后自己看,但誰都知道,根本不可能。
因為折騰了半天,別說書,連毛都沒看見一根。
所以大家那個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