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兄弟,周遠其實愿意幫助他們哥兒幾個,但是要讓他們達到自己這種水平,那是天方夜譚,根本不可能。
但提高一下他們的業務能力,讓自己的臨床經驗和一些書籍中的知識水平,輔導他們盡快的增強業務能力,跟他們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周遠其實是愿意的,所以他才這么說。
然后拿出兩本書了,這種書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是他的系統贈送的。
里面的知識水平如果融會貫通,學到家了,跟他們周家丟失的書籍,其實差距并不大。
就是說能提高普通的醫師水平,讓他們盡快的掌握業務能力,對各種疑難雜癥有獨到的見解,前提是要把書讀懂,而且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
一句話,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當然,這就是傳統的醫學知識,要向周遠這種學到非傳統的東西,就得有非常的運氣和機遇。
他們哥兒幾個都沒有,顯然就達不到。
周遠本來是一片好心,堂兄周巖竟然拒絕。
他拿過去翻了翻,發現上面說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雞毛蒜皮的事情。
而且那么厚兩本要學到家,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他們現在想走的就是捷徑,如果他們能舍得下苦功,肯定不至于到現在還那么差。
幾個家伙都不是那種吃苦而且又肯鉆研的那種人,這也是他們身上的毛病,讓同行瞧不起的缺點。
在學校里跟著老師,老師喜歡肯下功夫的學生,當然,天賦高不下功夫,只要學習好,老師也喜歡。
而在醫院跟著老師,老是喜歡幫他干活兒的徒弟,又不賺錢,又不喜歡幫他干活兒,老師自然沒什么好臉色。
老是對他們沒什么好態度,幾個家伙就覺得老是跟自己過不去,總之,他們就沒有好好的端正自己態度,認識了自己的問題。
這是他們和周遠最本質的區別。
周遠雖說有機遇,有運氣,遇到好的東西,但他舍得下功夫,那可也不是蓋的。
從小吃苦練成了他,吃苦耐勞又百折不撓的風格,他不怕吃苦,不怕失敗,更不怕別人說什么。
認定的路,不管怎么樣都要走下去,誰也無法改變他對事業的追求和對生活的態度。
“你這種書對我來說沒啥用,我不要。”周巖直截了當的拒絕,然后把書扔還跟著周遠。
周遠本來還想說的什么,見對方拒絕的這么干脆,完全是一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模樣。
于是將書收起來,搖了搖頭,嘆了口氣,對他來說,這幫家伙自己沒有生他們的氣,記他們的仇,已經是相當對得起他們了。
想幫他們一把,沒想到還拒絕,這讓周遠意識到有一句話是真的,對方總是用小人之心,不自己的君子之腹。
所以還是算了,一切由他們去吧,自己不跟他們一般計較,也不想跟他們有什么瓜葛。
所以這件事情以后,他依然保持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規律,以及正常的工作狀態。
每天上班,吃飯,睡覺,陪小柚子出去玩,有時間鉆研演戲,讀點書,或者帶著全家人出去旅游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