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也是有些好奇,朝那位臉上畫著奇特紋理的女子問道:“你叫什么名字?擅長什么?”
女子沖著胡亥一笑,大大方方道:“屬下桂林郡藍雀,袍澤們都叫我雀兒,擅長叢林作戰。”
胡亥愣了一下,這妹子還是個百越人。
“你是百越人?”
“雀兒的母親是夜郎人,父親是秦人,雀兒現在自然是大秦人。”
在大秦的西南地區,今四川、云南、貴州一帶,除了“百越”之外,還居住著幾十個少數民族。在大一統之前,中原的文明統稱這些人“西南夷”。
古代的這些西南夷,散步在西南廣大地區,與中原的聯系頗為緊密,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
早在秦惠王時期,秦國就將西南地區的巴、蜀兩個小國消滅,在這里設立郡縣。
在今貴州地區以夜郎部最大,主要居住在今貴州遵義、桐梓一帶。
除了貴州夜郎部,西南還有十幾個部落,勢力最大的是位于昆明一帶的滇國。
滇國以北,四川涼山一帶,有大部落邛(qiong)都。滇國以西,有昆明等部落。
數十個部落,交通閉塞,發展也是非常不平衡。
有的部落過著游牧生活,有的已經進入了農耕文明。不少民族尚且處于原始社會末期,較大的部落則進入了階級社會。
大一統之后,大秦就以滅楚軍隊為基礎班底,繼續向南進軍,漫長而偉大的統一百越戰役拉開了序幕。
百越各部,先后被秦國所滅。
始帝二十八年冬,屠睢率領早已在邊境集結的五十萬秦軍,分東西兩路,向“百越”地區大舉進攻。
秦軍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閩越。
閩越的對手,是滅亡六國,國力正值巔峰的大秦,哪里能擋得住?
哪怕占據地利,閩越也很快被秦軍凌厲的攻擊覆滅,秦朝在當地設立閩中郡,順手將東甌也歸入大秦的版圖。
滅了閩越后,東西兩路軍會合,進攻南越。
南越包括幾大勢力:西甌、雒越、番禺。
起初,秦軍的進攻還是頗為順利的,一舉解決了閩越和東甌,又迅速占領了南越的中心番禺。
只要滅了西甌和雒越,南越之征也就圓滿了。
然而,秦朝軍隊很快就陷入了戰爭泥潭。
因為嶺南地區河道縱橫,給秦軍的行軍和運輸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越人反抗英勇,各個部落意識到了大秦的威脅,團結起來共同扛秦。
越人一開始沒什么準備,不知道秦軍的厲害,所以因此大敗。
很快,越人回過神來后,就開始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對秦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越人采取的戰術為“皆入從薄中與禽獸處,莫肯為秦虜。”
打不過了,往山溝溝中一鉆,誓死不愿成為秦朝俘虜。
越人利用山高、谷深、苔滑、水多的地勢,發揮自己游擊戰的特長,重創秦軍,使得北地而來的秦人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
幾年的消耗,三年不解甲弛弩,那支滅楚的銳利王師士氣越來越低迷。
最終殺屠睢,伏尸流血數十萬,秦軍大敗。
之后,等到靈渠修好,幾條大路修建完成,運輸和行軍有了保障,秦軍才能順利滅亡百越。
可見,修路有多么重要。
不僅是要致富先修路,要打勝仗也要先修路。
以后誰還敢說修直道是誤國之策?拖出去直接喂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