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塵猜想,可以利用神秘思感和道家清心寡欲的境界消磨邪煞。
其實神秘思感助他進入忘我忘形的境界,儼然跟道家理念一脈相乘。何況三十年的修養,蘇塵默寫過許多道經包括一些飽含道家思想的文字,神秘思感確實也因此有些許增長。
不過蘇塵目前沒有弄清楚神秘思感的來源。
好在它完全受蘇塵掌控,故而蘇塵使用它,并無太多疑慮。
道家的源泉是道德經,蘇塵閉關時,開始一心一意投入對道德經的參悟中。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
蘇塵一字一句地在心里反復默誦道德經,爭取理解其中的道意,如同佛門中面壁苦修的高僧大德,企圖領會佛法的真諦。
每當他心里有所悟時,他就用手指生長出猶如利刃般的指甲在石壁上刻畫出一段使他心有所悟的經文。
漸漸地,石壁留下了一些文字,雖然不成系統,卻有一股股清逸的道氣流轉。
而蘇塵的足下也隨著他石壁刻字,留下一只只漆黑如墨的腳印,那是自他體內驅除的邪煞。
這些黑腳印勾人心魄,卻又排列奇異,似乎蘊藏著不可言喻的恐怖。
而石壁上的文字,飄然欲仙,使人忘塵脫俗,卻能助人驅散黑腳印給人的恐怖感。
兩者相生相克,同存于石室,簡直是一種異象。
蘇塵一日不曾間斷地參悟道經,斷絕五谷,不沾煙火,不知不覺間,原本來自于黑山老祖身體的嗜血和暴躁本能都逐漸消弭。
他的面貌無多大更改,只是氣質變得陰沉內斂,不容易和以前兇惡暴戾的黑山老妖聯系起來。
不知不覺間,又過了五十年。
…
…
蘇塵閉關的這些年頭,黑山的氣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黑山光禿禿的,周圍常年盤旋著陰幽深沉的黑霧,不時有陰風刮起,霧氣散開的地方,常有白骨露于荒野,間或厲鬼嚎哭,使人望而生畏。
數十年間,黑霧漸漸散去,黑山之巔,成了天地間一處陰寒之氣匯聚之地,不時飄起雪花,緩緩積雪,山頭漸漸雪白,到如今隱隱然成了一座似乎亙古如此的白頭山。
山上積雪時有融化,便做了涓涓細流,滋潤萬物,自山腰以下,漸有草木華滋,麋鹿等走獸于溪邊飲水,鳥雀等飛禽于山周飛鳴,春來落英繽紛,秋來碩果累累,生趣盎然,仿佛世外仙境。
自蘇塵穿越至今,已然有八十余年。如今世道比他才穿越時,亂了許多。
妖魔在人世不斷出沒,天災**不窮,王朝到了末世,亂象橫生,天地間的魔頭數不勝數,黑山附近蘭若寺的樹妖姥姥在近年來更是神通大漲,連續殺了好幾撥試圖除魔衛道的修行者,兇名赫赫,因而久已無音訊的黑山老祖,便這樣漸漸被遺忘掉。
至于那黑山洞府本有法禁,又在蘇塵逸散出清靜無為的道氣影響下,于無聲歲月中,慢慢隱沒入白云深處。
亂世苛政猛于虎,有許多難民逃入深山,見得此山腳下流水淙淙,物產豐富,就聚集安定下來,渾然不知山中有一位大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