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絲元始天魔氣,本是那無量量劫前道祖的一絲魔念所化,雖則歷經無量量劫,昆侖山數次破滅,幾乎耗盡本源,仍舊不是老魔一時半會能消化的。
好在元始天魔氣對老魔遠比死去的老家伙親近,入了天妖道果,也不搗亂,安安靜靜呆在天妖道果的角落里。
而這家伙,還不太看得起天妖道果,哪怕天妖道果有滾滾無盡的精純妖力,元始天魔氣竟也沒有絲毫要吞噬妖力,補益自身的樣子。只是覺得這里環境,還算不錯,挪個窩罷了。
老魔見多了魔衣、魔墳吞噬靈機、法力等等,似元始天魔氣這樣清高的魔道之物,還是第一次見。
使得老魔想起一句話“鳳凰非梧桐不止,非竹實不食,非甘泉不飲”。
這樣一想,老魔的天妖道果勉強能算梧桐,只是妖力算不得甘泉竹實。三樣到底占了一樣,沒有被鄙視到底。
老魔見元始天魔氣安分,又難以煉化,自然沒在它身上浪費時間,天妖道果的妖力運轉枯竭的肉身,緩慢改變。因為原本的老家伙死去,衰劫之力徹底沒了源泉,余下的劫力也被老魔慢慢驅散。
神魔之身的原理借著妖力,緩慢改造這具天仙肉身,不知不覺間,三百年過去。
只見得,銅棺之內,血氣如海。
驚動了昆侖圣地里最后的三人,為兩男一女。
一個叫元辰子,一個叫長明子,另外一名女修換做碧靈子。三人在最近幾百年方才成了元神,靠著圣地玉虛天宮的禁制,勉強保住了圣地最后一絲體面,只是外面的地盤,已經給其余修行門派占據,且這些勢力聯手對玉虛天宮施行了封天鎖地的禁制,三個元神真人,也毫無辦法沖出封鎖。
幾百年下來,沒有新弟子入門,而玉虛天宮的修行資源早已在三人煉成元神時,消耗殆盡,原本宮中弟子長老,也盡數老死或者死于元神災劫。
至于外面封鎖圣地的門派,多少有些顧忌昆侖圣地傳承久遠,還有一個老祖生死不明,因此沒有攻打玉虛天宮。
只等元神災劫,收拾了三人,以及確定那老祖消亡在衰劫中,方肯進來接收歷經無量量劫,早已殘破不堪的玉虛天宮。
三名元神真人本已經絕望,似他們這等圣地傳人,本也不可能欺師滅祖改換門庭,即使想改,人家也不愿意,免得今后又生事端。
不如直接封鎖出路。
反正沒了修行資源,只有靈氣的情況下,他們也沒有渡過元神災劫的可能。
無非是時間長一點,但勝在保險。
至于昆侖老祖,已經陷入衰劫千年之久,此前天人第一劫最長的記錄是八百年,雖然沒有確鑿的證據,但是外界的人,已經斷定昆侖老祖死于衰劫了。
連玉虛天宮中的三人也不抱任何希望,只等著災劫到來,早點了斷。
只是沒想到,他們本已絕望的道心,到底還是再次燃起希望。
銅棺內血氣如海,生機勃發而出,儼然是老祖渡過了肉身之衰,重獲新生,可以說是活出了第二世。
下一次衰劫就要再等一萬年之久了。
對于三人而言,簡直是天大驚喜。
畢竟他們要是渡不過元神三災,頂多還有一千多年可活,哪里還能等到下一次老祖渡劫。
只要老祖出關,他們便有希望殺出外界封鎖,重開山門,招收弟子,一萬年下來,仍有可能尋到良才美質,延續圣地道統。
畢竟老祖連天人第一次衰劫都如此困難,他們也不指望老祖能度過天人第二次衰劫。
要知道,渡過天人第二次衰劫,便可以開辟洞天世界,人稱天君,天下七十二圣地,有天君者,不過半數。
昔年昆侖圣地最鼎盛時,也不過十二位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