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男子飄然落下,微微一笑,“在下楊戩,朋友當真好本事,不知尊姓大名?”
中年男子聽到“楊戩”二字,不由心生親近,脫口而出,“貧道姜子牙。”
楊戩把三頭蛟龍扔在地上,拱手道:“原來子牙兄是修道人,失敬失敬。”
姜子牙不由失望,他以為楊戩認識他,結果并非如此。
他肚子又咕咕叫起來。
不知為何,他太需要氣血來補充自身。
楊戩輕笑,“我觀道兄也是走肉身成圣之道,這三頭蛟龍大補,咱們一起分了吧。”
“不好,楊二爺,我給你當兵器,你別吃我。”
三頭蛟龍可憐兮兮地搖身一變,成了一把三尖兩刃刀,殺氣騰騰。
它這一變身,果真是賣相十足。
姜子牙見到三尖兩刃刀,也不由贊嘆,而且蛟龍似乎本體就是一件兵器,如今返本歸源,頓時對姜子牙失了吸引力。
他也覺得楊戩該配上這樣一件兵器。
“看來此寶和楊兄有緣,你不如收下它。”
楊戩見了三尖兩刃刀,心里也說不出的歡喜,見姜子牙不跟他爭,便不扭捏作態,對著三尖兩刃刀一點,一股九轉玄功的變化玄氣附著上去,登時這殺氣騰騰的神兵就成了一把折扇。
他握著折扇,登時說不出地清雅溫和。
“那楊某便不客氣了,只因天河中弱水沖出南天門,人間洪水肆虐,妖孽興起,我這一路降妖除魔不少,聽聞還有一人跟我干一樣的事,看來便是子牙兄。你我志同道合,不如一起還人間一個太平。”
姜子牙恍然,難怪附近的妖孽越來越少,敢情是楊戩的緣故,他反正不知去處,倒不如和楊戩結伴同行。
于是楊戩和姜子牙一路同游,又在路過梅山時,結識了六個兄弟。這六人個個法術高強,手下還有幾千草頭兵,亂世中欲投明主。
見了楊戩本事,甘心奉他為首。
接下來的事,才讓楊戩大吃一驚,原來姜子牙竟顯示出了行軍打仗的本事,一路過來,將這幾千草頭兵練成鐵板一塊,梅山六兄弟無不服氣。只覺得他們多年以來認識的兵法大家,沒一個能和姜子牙相比。
楊戩看姜子牙練兵,心里不知不覺冒出一個糊里糊涂的念頭,“舅舅在桃山下了禁制,不讓我救出娘親。可就算我救出娘親,父親、大哥的仇也很難報。何況天上神仙越來越多,我總不能時時刻刻護著娘親、小妹,遲早要被舅舅再抓回去。我若有子牙的手段,練出幾十萬道兵,糾集哪吒兄弟、梅山兄弟以及子牙兄這等智勇之士,這玉皇之位,還不知該誰來做呢。”
他一念生起,不由覺得十分荒謬。
可是深深覺得,既然天條不準仙凡通婚,他有實力的話,自然能改了天條,不使后世人神再受他家的苦痛。
難不成這玉皇大天尊的位置從來都是舅舅的?
即使從來如此,那也不一定對。
他跟隨師尊修行,不知為何,放大了心里天不怕地不怕的一面,行事也比從前果決狠辣不少。
如果道人知曉楊戩此刻的想法,肯定不覺得是他的鍋。
他一個得道高人,哪里教得出來這樣魔里魔氣的弟子。
肯定是本體拿過來的丹藥,給楊戩吃出了問題。
只是楊戩有了此念,哪里能輕易平息下來。
他們便在北方苦寒之地扎根,救助百姓,又因這里的人吃苦耐勞,民風勇悍,而北海之中,妖孽著實不少,以此傳授道術,磨礪兵馬,真還在不知不覺間練出一只不遜天河水軍的道兵來。
玉泉山,道人出關,下意識觀察楊戩在干什么,法眼一瞧,竟看到有一縷王氣如蛟,雖則潛伏爪牙,卻遲早要一飛沖天。
而且里面還有一只飛熊,若隱若現,為其輔翼。
道人一頭霧水,難不成楊戩要當人皇?
他本來覺得按照正常發展,該當鳳鳴岐山,楊戩和哪吒助武王伐紂,賺得氣運功德。
結果成了楊戩自己另起爐灶。
“對了,飛熊?難不成是姜子牙?”
道人推演一番,很快神情古怪,姜子牙怎么變成輔佐楊戩了。
而且他還算出一股魔氣正在往楊戩方向靠近。
那是哪吒!
合著哪吒要成楊戩旗下的先鋒官。
而他自身的氣數,也因為楊戩那邊的變化不斷增強,顯然楊戩做的事對他極為有利。
道人于是決定睜只眼閉只眼,看看事情到底會怎么樣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