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戩等人退了天河弱水之后,聲勢大振。
他自然不知師尊拍碎南天門的事,這事情天庭丟了臉面,眾神仙自不好宣揚。
但是天河弱水退去,楊戩等人便開始南下,一路商朝的軍隊望風披靡,不少諸侯前來歸順。
而楊戩對于軍政大事也越來越熟悉,指揮若定,一副王者氣概。
因為楊戩這一路太過興盛,弄得本來對殷商頗有覬覦心的西岐沒有再滋擾殷商,反而繼續向殷商稱臣納貢。
而殷商出了一位國師,名叫申公豹,交游廣闊,引得四海異士云集朝歌,終于使得楊戩擴張的步伐止步。
楊戩倒也沒有急著進攻朝歌,而是決定與民生息。同時抽空前往玉泉山。
他云頭落在金霞洞口,感慨萬千。
雖則已經掌控億兆生靈命運,身具人皇之姿,楊戩回到玉泉山時,仍是有種脫去桎梏的感覺。
在外面,他背負著太多壓力,唯有到了玉泉山,總覺得天塌下來也不怕,反正有師尊擋著。
“徒兒,你這一向做得好大事業。”
楊戩還沒來得及參拜,就見得道人從洞中出來。
楊嬋跟在后面,看見二哥,說不出的歡喜。
“弟子一切都是來自師尊,不敢有一日忘卻。”
他趕緊跪拜。
但是一股異力擋著,無論如何都沒拜下去。
他不禁感慨,雖然他修行一日千里,在師尊面前,仍是半大的小孩。師尊的修為,至今讓他摸不到底。
只是他如今看那“天意”,也不再高不可測。
楊戩沒拜下去,也不強求,恭敬站在道人面前。
楊嬋開口,“二哥,那日師尊收了天河弱水,舅舅還派了人來玉泉山責問。”
楊戩不由面露慚愧,“弟子對不住師尊。”
他以為師尊是昆侖古仙,元始天尊座下弟子,他那欺軟怕硬的舅舅說不定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
楊嬋莞爾道:“二哥,你也不用為真人擔心,舅舅怕是再也不敢派人來玉泉山了。”
“為何?難不成師尊還給跟著上了天庭理論?”
道人沒等楊嬋繼續賣弄,淡淡說著,“我哪有那閑工夫,只是拆了他南天門,略作警告一下。”
楊戩:“……”
他還是低估師尊了。
同時,楊戩更看出天庭外強中干,對于心里要做的事,更有了把握。
外人只看他要坐成湯天下,其實他內心有更大野望,他要做古之圣皇都不敢想的事,逆伐上蒼。
他現在能為麾下千萬條性命負責,也能為天下蒼生負責。
雖然因此要背上許多事,至少他覺得他可以減少他們家那樣的慘劇發生,他能讓世間生靈至少過得比現在好。
他希望好人至少不會得到惡報。
他的舅舅實在太不作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