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道音響起,一個虛幻的太極圖案在天河法臺上徐徐轉動,那仿佛是陰陽大道的具體化。
眾人哪怕沒有專門修行過陰陽大道,也聽得如癡如醉。
陰陽化生萬物,本就囊括萬象在內。
處處可見陰陽。
如男女之事為陰陽,人心善惡為陰陽,草木枯榮為陰陽,尋常之事,隨處可見之物,處處可見陰陽。
哪怕旁人一句無心之語,也可以從陰陽兩面理解。
有虛有實。
眾人聽得認真,更分不出神來,無暇關注外事。
對于道人而言,講述陰陽大道,又是另一番場景。
并非他在講道,又是他在講道。
他仿佛借助了天河法臺這個神物,融入了宇宙虛空的陰陽大道本身之中,他所言不過是將自己所見到的真實陰陽大道描述出來,他是個傳聲筒。
但特殊的地方在于,他所能看見的陰陽大道甚多。
見得多,自然能轉述出來的也越多。
陰陽大道如同寶山,不禁止人取寶,可是能拿走多少,就看自身有多大氣量了。
道人沒有客氣,不停地挖掘陰陽大道這座寶山。
他對于陰陽大道的感悟便隨之不斷提升,似無休止。
這便顯示出“破道”的厲害。
道人不但自己裝下所能容納的陰陽大道,還用“破道”之法,挖掘陰陽大道,這是在掘宇宙虛空陰陽大道的根。
但是這種挖掘又不是毀滅,而是磨去之后,用獨屬于自身的陰陽大道感悟補上。
而尋常太乙證得道果,乃是將自身本性和所修大道融合,在大道上打下自己獨特的烙印。
即使最好將“我”融合大道,那大道也還是虛空宇宙的大道,并非獨有。
如果道人成功的話,那就是偷梁換柱,將虛空宇宙原本的陰陽大道換成了獨屬于自己的陰陽大道。
其中區別,可以說甚大。
只是陰陽大道如滄海,道人的行為如同一瓢一瓢地取水,真要成功,等到虛空宇宙毀滅,都未必能行。
不過愚公移山的精神道人還是有的,今日挖一點,明日挖一點,總有成功的時候。
但他已經累了,需要休息。
這已經過去了足足一個月。
淡淡約約的道音消逝掉。
可一月下來,眾人心中的陰陽道音裊裊不絕,根本抹之不去。
現在再讓他們回想起過去所修的種種道悟,居然很是陌生了,自身法意竟有被陰陽道意排斥出來的架勢。最慘的還是聽道的眾天君,他們境界最高,所以體會最深。
此刻,他們所修大道,都隱隱然透出陰陽大道的形狀。
萬物皆可陰陽。
不知是哭還是笑。
“道友大才,萬古之人不及也。”顧滄海無奈地感慨。
道人沒有理會,突然消失在虛空,連天河法臺也一并消失。
他趕著去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