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兩處通道,有一處是通往煉血堂藏寶室,里面應該除了那金鈴夫人的“合歡鈴”便什么法寶也沒了;另一處則通向神秘莫測的“天書”!
時間頗久,封亦也記不起到底哪一邊是“天書”哪一邊是藏寶室,便取就近原則,拄著手中仙劍,一步一步往左邊通道而去。這左邊通道十分長,封亦帶傷之身走得十分辛苦,不過再長的路,也有盡時。
封亦來到了一處比先前更寬敞的石室。
石室之中空蕩蕩一片,并無任何陳設。唯有一片石壁,上面密密麻麻地刻著石刻文字。封亦心中一熱,一蹦一蹦地走過去,仰起頭細細地看那石壁上的文字。而這一看,封亦便迷了進去,隨即沉浸其中——
“夫天地造化,蓋謂混沌之時,蒙昧未分,日月含其輝,天地混其體,廓然既變,清濁乃陳......”
那些文字艱澀晦深、深奧幽玄,尋常之人若無足夠見識閱歷,讀這文字只怕便會頭腦發昏,難以明白其中精要。
可封亦不同!
他在上山讀道經多年,道家修為精深,更別說還有前世閱歷,見識廣博。此刻通讀這一篇文字,封亦不僅不覺得晦澀,反而感覺一片通透!仿似心中遮蔽的迷霧一瞬之間撥云見日,又似黑暗寂寂之中陡然亮起了光明,全然豁然開朗!
前世見識,今生修道,乃至青云諸般法訣,盡都在這一卷“天書”中奧妙畢述,融匯貫通!封亦沒有張小凡那般身兼佛道兩家真法的機緣,可這“天書”卻仍然使他獲益無窮,最重要的是兩世認知的割裂,在這“天書”真言里緩緩融合。
在他心靈之中,那未曾預見、也無法揣測的某種阻隔,緩緩消融。
他的心性,在此之下變得圓滿無缺,同時“玄妙”之上,另一種感悟若有若無的顯現出來。
不止如此,封亦修道一途,也在閱讀“天書”之后變得通透。
若說從前封亦修道,乃是按部就班、一步一腳印地循著前人路徑前行。那么在讀了“天書”之后,便如一瞬點亮了所有“技能樹”,諸般道路一一顯現,他竟不需要如別人那般或是遵循舊路前行,或是摸索探尋新路。
他只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大膽向前而行便足夠!
其間收獲,豈是言語能夠形容?
最直觀者,譬如心境。封亦雖說眼下心境處在“玄妙”之上,沒能堪破下一步。可有了“天書”指引,封亦卻一眼明悟前路,并且選定了最為適合他自己的道路——以“玄妙”心境領悟劍道,以期臻至“劍心通明”,可堪極境也!
“天書?這是天書?!”
忽地一聲歡呼,將封亦從沉浸中驚醒。
原來碧瑤不知什么時候也到了此處,正自滿面歡喜地盯著那石壁。似是想起什么,碧瑤目光一沉,不悅地看向封亦:“這是我們圣教經典,乃我道不傳之秘!你一個正派弟子,怎么也覬覦咱們‘邪魔外道’的東西?”
封亦平靜地看她,微笑道:“你此言差矣。魔道功法雖出自‘天書’,可‘天書’卻非魔教所有,我如何看不得?”
碧瑤哼了聲,本想發怒,可想到什么又按捺住性子,冷聲道:“你在這兒呆了這么久,可有尋到出路嗎?”封亦皺了皺眉:“你去過另一邊了么?”見她點頭,封亦忽地心生不妙:“那邊沒有出路?”
碧瑤嗤笑:“若有出路,我還問你?”
封亦沉默。
他靜下心來,細細回顧。然片刻之后,他驀地瞪大了眼睛,悚然一驚,面上汗水涔涔而落,煞白一片——等等,等等!原本命運之中,張小凡與她,是如何從這“滴血洞”出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