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亦平靜地與之對視,道:“只要未曾違背我心中之道,便有責罰,我也愿生受。”碧瑤好奇:“那你所說的‘道’,究竟為何物?”
封亦神色一肅,正色道:“我心中之道,也并非一蹴而就,乃是這些年來所見所感,所思所悟方才漸漸明晰。欲言吾道,便需先分辨世間正與邪——”碧瑤目光一動,道:“我記得,你曾與我說起過正邪之辨。”
封亦點點頭,道:“不錯。在我看來,世間之人,不因一己之私禍及無辜,可稱‘正’也;而那些因為一己之念,便肆意傷害無辜有智生靈者,可稱為‘邪’。吾之道,唯愿持正卻邪,扶持正義!”
這些想法,其實最初并未如此明晰,它們大多只是一個又一個的觸動與念頭。真正使它們融匯明晰的契機,便是滴血洞中讀到那提綱掣領般的世間奇論——《天書》之后,方才心中通透。
碧瑤目光光芒微動,輕聲道:“以你之言,豈不是出身我圣教之人,也可稱‘正’;哪怕你青云門中,亦有邪魔?”
封亦點了點頭,果斷地道:“不錯!”
碧瑤失笑搖頭:“當真是大逆不道的想法啊,你這般心思,倒與我圣教理念頗為契合。只是想法天真幼稚了些!——試想這世間如此之大,邪惡行徑何處可得避免?你縱有千般本事,萬般神通,又如何做得到盡善盡美?別說盡善盡美了,這天底下不平之事,你便終身永不停歇,也管不了億萬之間的一二罷。”
封亦點點頭,居然贊同碧瑤所言:“不錯。——所以,我需要幫手和助力!光大朝陽峰乃至青云門,便是我的志愿。唯有志同道合者齊心戮力,為這混亂世間定下秩序,方才能避免絕大多數如上望城、草廟村的悲劇。”
“哼,”孰料碧瑤聽了,大為不滿,譏笑道,“你們正道本身便藏污納垢,自私自利,偏偏將正義掛在嘴上,豈不虛偽至極、大言不慚?”
封亦沉默了,可他雙眼之中明亮如故。
他難道不知自己那些“妄想”,若要落實會是何等登天一般的難度嗎?
他自是知道的。
若非眼下絕境,封亦也不會將這些想法道出,他由來更喜歡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走。方向已然定下,能否走到,封亦無法確定,可總要去做。而今之世,放眼天下,雖有無數驚才絕艷之輩,然又有幾人具備超脫自身局限的眼界與胸懷?
“世間秩序,不破不立。”封亦嘆了一聲,“若你我有命從這里出去,來日方長,也許便能見到我所說之事了。何況,那也只是我一人之念,能否做到,能做到何種地步,未曾踏足出去以前誰能說得準呢?”
“碧瑤——”
“哼!”
“你看眼下這個世道,當真是應有正常的么?”封亦沒在意她的冷淡,像是說給她聽,也像是說給自己聽,“修行之人高高在上,明明也是**凡胎,偏以天道角度視人,以萬物為芻狗。對世間柔弱生靈,肆意凌虐奪取。正魔兩道,殊死以對,仇恨有時已經超過了正義、邪惡的分別——”
碧瑤對此感受深入骨髓,聞言目光凜凜,反駁道:“世間萬象,本就是物競天擇、弱肉強食,自古以來何時不是如此?”
封亦苦笑,想起前世先輩之言,幽幽地道:“從來如此,便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