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亦頓時開了眼界,原來胥師祖所說的“載體皆無定數”,果然不是虛言吶。
胥于明似并不著急,帶著封亦將二樓走完一遍,細細地介紹了各處情形,方才開口道:“此地神通道法,在主峰東來殿后的藏書室,大多都有副本。以后你若憂慮,可自行來此查閱原件。”
封亦知曉胥師祖此舉之意,故而頷首應下。
“嗯,”胥于明再度轉身,“你想要的‘劍陣’,于藏書閣蒙塵已久,老夫倒未曾想過你繼任首座的頭一件事,竟是意指于它。”
封亦聽出胥師祖言語中的異樣,忍不住出聲道:“師祖,您是不看好弟子深研劍陣之舉么?”
胥于明笑著道:“你現在才是朝陽峰的首座,如何行事,自行忖度便是。老夫之所以言說,乃是希望你心中有底,莫要太過失望便好。”
封亦心中頓時多了幾分凝重,可他既然定下心念,自不會輕易動搖。他跟在胥于明身后,轉到一處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放著幾個架子,架子上堆放著稍顯凌亂的書簡,上面確如胥于明所言那樣“蒙塵已久”。
“這些,便是關于‘劍陣’的記載,放在此地有些年頭了。”胥于明道,“因為近幾代以來,此物甚少用到,老夫也沒來得及整理,俱是孤本。你需要的話,便自行取走罷。”
封亦將手伸過去,真元流轉,激起一道勁風將那古卷上的塵土震飛,而后取過那些記載劍陣的典籍,一一看去。蒙塵盡去,古卷記載的內容顯露出來——“天罡誅魔陣解”、“映月幻劍光殺大陣”、“少陽玄炎劍陣”、“混元生化仙清靈陣”等等等等,一應陣解,細數竟有十余個!
觀其注解,各個劍陣皆有超凡威能,一旦布陣成功,便是以初入“御物境”玉清四層的修為,也能與“上清”長老匹敵!
封亦初時看得心懷激蕩,然細細閱覽之后,心中又不由咯噔一下涼了半截。
原來劍陣威能無窮自不必說,可那成陣苛刻條件,卻讓人望而卻步。實是那些劍陣無論哪一個,想要布陣成功都需要為數不少的劍陣精修之人,如“混元生化仙清靈陣”,動輒基礎陣勢便需要七十六人,人數越多,其陣威能越強。又如“映月幻劍光殺大陣”,最少都得劍修三百七十四人方能成陣,其陣威能亦是極強,一但布陣成功,甚至能以一群“玉清境”弟子堪比“太清境”的威能!
便是成陣人數所需最少的“天罡誅魔陣解”,也得有對應天罡“三十六”之數的劍修人手才行。
封亦一時無奈,這里面無論哪一個劍陣,朝陽峰都湊不出足夠的布陣人手。
或許聚合整個青云門之力,倒是能復現一兩個威能卓絕的劍陣,可先不說溝通諸脈的阻力,便是劍陣能成,人數過多的大陣適用范圍也受限頗多。若只為對付一兩個道行高深的魔頭,直接派各脈首座出馬或許更加直截了當。
真有無法匹敵的強敵,青云門還有“誅仙古陣”呢!
那些劍陣的確不凡,可在“誅仙古陣”面前,又差了幾籌。畢竟人力與天地自然之力,終究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隨后封亦讀到一卷手札,這才明白這些“劍陣”的來源。原來是朝陽峰一位二代祖師在親見“誅仙古陣”神威之后,心生震撼,遂癡迷于劍陣之道,此后余生一直著力于研究推導劍陣,只為能創出堪比“誅仙劍陣”的絕世陣法。
那些留傳下來的劍陣,有的出自那位祖師手筆,也有的出自其后認同他理念的后繼者推導完善。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便是多存留于紙面,限于現實條件并未能真正布置出來過。
“如何?”胥于明注意到封亦神情的變化,“是否有些失望?”在封亦回話之前,胥于明便自行嘆了口氣,道,“其實朝陽峰未曾衰敗前,仍舊有人研究這些陣勢,各個雄心壯志想要顯現劍陣神威。可惜自那一場劫難之后,朝陽峰弟子稀落,這些東西留在此處便一直沒有人動過了。”
失望嗎?
倒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