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過獎,晚輩不過遵從本心罷了。”
普方頷首,贊道:“世間修行之士,能始終銘記‘本心’二字的可不多!”
封亦含笑回禮,又問道:“大師,不知從我們參悟玉璧起,至今過了多久?”
普方道:“今天是第九日。”
封亦怔了下:“第九日么?”他原本以為,約定的一月時日,至少過去了多半,沒想到連三分之一都沒走過?不過隨即釋然,忽然多了些時日,或許便能真正將須彌山游覽一遍了。
普方目送封亦離開。
在他看來,封亦短短幾日,應只是將水行大道參悟通透,雖也算的上獲益匪淺,可相比“無字玉璧”與“天書”這般至寶顯然差了許多成色。
可他觀封亦,顯露的神情淡然自若,并未有何異樣,一時心緒竟有些復雜。——普方既為對方沒能獲得某些無法外傳的秘法而慶幸,又為對方超然灑脫的心境而贊嘆。修行之人,有這般器量心性,何愁難臻大道?
“阿彌陀佛!”
普方搖了搖頭,感覺到自己近來心性的紊亂,忙合十閉目,默念經文修行。
離開無字玉璧的山谷之后,封亦去拜見了普泓上人。
普泓見到封亦也頗為意外,不過心境倒沒有什么波動。兩人聊了幾句,就在封亦欲告辭而去時,普泓忽然叫住了他。
“上人還有何吩咐?”封亦奇道。
普泓搖搖頭,道:“談不上吩咐,反是老衲有一事相求。”
封亦心中一動,試探問道:“上人所說之事,可是與我那張師弟有關?”
普泓見他猜到,嘆了口氣:“不錯。老衲師弟普智當年犯下的罪孽,吾天音不會回避,只是老衲看得出來,張師侄對此耿耿于懷,吾等想要化解一時也無從著手。”
封亦回想了一下原本命運軌跡的走向,心中恍然。
此世張小凡沒有反出青云,亦沒能經歷那么多年的煉心歷程,自無法釋懷。普泓目光如炬,看出張小凡隱沒在平靜之下的仇恨,故此想要向封亦尋求幫助。
封亦道:“大師需要晚輩做什么?”
普泓道:“倒也無需別的,只需向張師侄轉告,若他想就當年之事討回公道,可徑直來尋老衲便是。”
封亦點了點頭:“晚輩記下了。”
待他走后,寧靜的殿中,普泓難掩艷羨地嘆道:“‘身外無物、自成天地’,青云門果真是天地所鐘啊!”能瞞過普方的修為境界,落在普泓眼中,自是一眼看破。如此年紀步入青云無上之境,哪怕以普泓見慣世事的閱歷,也不禁生出艷羨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