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繼續問道“這用鹵水浸泡后的面團需要蒸一下這一步的作用是為何”
老板很有耐心地解釋了起來“剛從鹵水中撈出的面團,雖然里面放了小蘇打,但是本身的粘性還是又被鹵水給稀釋了不少,這個時候放入蒸鍋上蒸一會的話,會讓面團重新富有彈性,而且彈性會比以前更足。”
二十分鐘后,老板這才將發酵好的面團拿去搟面,直接給李瀟演了一波專業的搟面。
只見面團在老板手中彷佛富有了活力一般,上下滾動,手用力地搓圓,然后將團面搓成一條長長的橢圓形,然后用刀將其分成一小塊。
手上下飛舞,那些一小塊的面板很快就被搓成了條,然后全部放在一起,來回地飛舞,不知飛舞了多少小,那些粗壯的面團慢慢地細膩。
很快,這些粗壯的長條就變成了一根根細的面條,老板將其拉的很長,而且還不斷裂。
直播間的水友們見到這一幕,紛紛刷起了彈幕。
“666,這老板的手法我看呆了,這弄面條可是力氣活,沒想到竟然被老板如此拿捏,這可比一些男的拉面師傅還要厲害。”
“這面條的彈性也太好了吧拉這么長竟然不會斷,我還是第一次見過這么長的面條,可以跟龍須面有的一比了。”
“這龍須面可是加了特殊堿水的,兩者根本不能比好不好,只是沒有想到老板的方法竟然這么好用,以后我拉面的時候也這樣做。”
老板出奇的做法令直播間的粉絲們也是大開眼界,對面條的做法又有了新的認知。
同時這也深深讓李瀟感到震撼,不禁感嘆中華面食的博大精深。
不同派系的面條做法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各有千秋,無論是面條的制作方式還是調料方面,任何一種面食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有建樹。
就跟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樣,各自綻放自己的優點。
這位老板就是把自己的制作手法發展到了極致,給面條的制作開辟了一個新的道路。
他在心中默默地將這種方式記了下來,對制作美食很有幫助。
足足花費了一個小時,店里的客人也多了起來,老板轉過身,看著李瀟說道“這豆花面的制作過程就是剛剛那些,然后就是煮面了,后面我就不一一展示了。”
李瀟知道,教到這里,這豆花面的做法也算是全部教會了,連忙說了一聲謝謝。
“不用謝,你們這些從外地來的食客,能夠喜愛我們zy的豆花面,也證明我們的美食做的不錯,這好吃的東西就要跟大家分享,下次有空來zy,就過來吃一碗豆花面,讓你有回憶的味道。”
隨著店里的客人越來越多,老板也開始忙碌了起來。
李瀟從豆花面店中出來,看著直播間的彈幕,不禁感概了起來。
“兄弟們,這老板不愧是性情中人,手把手教會我們做法,看到這工序之后,我認為這豆花面并不是一碗簡單的豆花面,而是一個熱愛美食人的一種心血。”
無論是從發面到搟面,還是調料的制作,都體現了一個詞用心。
不管是多么簡單的工序,只要你用心去做,總能做出好的味道,這也是一個美食人要花費大量時間去追求的東西。
用簡單的工序將一道簡單的食材,做出復雜的味道,這是任何一個廚師都去追尋的東西。
李瀟認為,這個豆花面店的老板做到了這一點,因為她就是用心在做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