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這樣沒錯,作為一個重生者,再怎么樣,都不可能為面包牛奶發愁。
但那都是年后的事情了。
好就好在,這些天賺到的錢,并沒有都拿去還掉,還剩了五百多。
五百多,以當下的物價,可以買一百多斤肉,兩百多斤魚,過個年,綽綽有余。
是以陳遠也不急。
距離大年三十還有兩天,送錢回來的父母,帶著妹妹,繼續努力,爭取站完最后一班崗,他則接著出門前的計劃,繼續復習功課。
感覺也還好。
雖說書本上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了,可以一個成年人的邏輯思維和學習能力,從頭開始,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當然,主要是期望值沒那么高。
有道是,都重生了,誰特么還天天上課讀書啊,大學而已,又不是沒上過。
這一次,他對自己的要求,二本就行,也別去太遠,就在家門口上。
如果這都不行,那就別上了,老老實實賺錢,早點退休環游世界。
這樣一來,壓力什么的,自然無限趨近于零。
家里的手抓餅生意也不錯。
二十八,二十九,兩天,賺了五百多,使得被姑媽當街要債的陰霾散去,家里又有了過年的氣氛。
這個時候,魚有了,肉有了,到大年三十的夜晚,“噗”,“噗”,夜空中煙火也有了。
那一刻,陳遠看得很清楚,楊太后緊鎖的眉頭松開,老陳同志抽著煙,吐出的卻不再是寂寞,而是,希望。
……
“啪啪啪啪!”
“拜年啦!”
“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財源廣進,恭喜發財!”
“……”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的一年,開始了。
正月初一,還沒睜眼,耳邊便噼里啪啦,盡是鞭炮聲,爆竹聲。
接下來一連好幾天,走親戚,拜年,所到之處,無不熱鬧喜慶,把各種吉祥話掛在嘴邊。
只是對于陳德明和楊玉真而言,這樣的日子有些難熬。
這天,楊玉真又在念叨。
家里經濟壓力大,一方面是債務,一方面是即將到來的學費,生活費,她只想著快點去街上擺攤賺錢。
為此,才初六,就匆匆忙忙把過去要走到將近十五的親戚都走完了。
可現實是,大家都拜年走親戚去了,這個時候,鄉里的街道上幾乎沒人。
陳遠穩得很,聞言若無其事道:“媽,你就別念叨了,念叨也沒用。
我這么跟你說吧,等大家拜完年走完親戚,起碼得初十以后,而且你做好心理準備,到時候生意肯定沒年前那么好。”
“那怎么辦,難道不做了,就指著家里幾畝田,到時候又天天被上門討債?”
楊玉真有點生氣。
鄉下生活了一輩子,什么時候拜完年,什么時候街上有人,她自然清楚。
年后的錢沒年前那么好賺,她心里也有數。
可她就看不慣陳遠那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瞅著就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