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話就此結束,陳遠亦陷入思索中。
hao123,專業的說法,叫導航站,是為了方便那些不太懂互聯網的人,又或者,懶人。
技術上說,這玩意挺簡單的,就是一個靜態網頁,稍微懂點的人就能做。
其跟搜索引擎的區別,其實很簡單。
如果說兩者都是船,那么,導航站,有明確的航道,你可以清晰的看到這艘船可以到哪。
看不到的地方,你也去不了。
而搜索引擎,則是在海岸線上,面對茫茫大海,你看不到都能去哪,但只要你有想去的地方,理論上講,這艘船都可以送你過去。
而相應的,對于船體,也就是技術,的要求就比導航站高很多。
盡管本質上,兩者是同一樣事物,都把用戶送到其想去的地方,但是講道理,應該是搜索引擎更強才對。
畢竟能去的地方多,想去哪就能去哪。
可現在,貌似不是那么一回事,hao123在上游筑起的,貌似不是小浪底,而是三峽。
這就很可怕了。
百度百分之四十的流量來自hao123,可hao123能去的地方,卻不僅僅只有一個百度。
對于hao123來說,百度就是一個碼頭,而這樣的碼頭,hao123可以到的有很多,比如新浪,比如網易,比如搜狐,等等。
這樣加起來,hao123的流量,會高得可怕,或許還在百度之上。
可仔細一想,這樣的局面,似乎又不是很難理解。
因為,國內互聯網才剛剛開始興起,大家的需求,基本上集中在娛樂這一塊,也就是電影音樂游戲這些。
這樣的情況下,對于百度是沒有太大需求的。
說白了,老子字都打不利索呢,你麻痹讓老子去搜索,搜索個球啊?
老子有那幾個網站,看看電影,聽聽歌,玩玩游戲,夠用了。
老子不需要,也沒興趣了解那么多。
這跟旅游業很像。
剛剛開始,因為沒有錢,不知道都有哪些地方,歐美幾個大國就足夠了。
更多的地方,那是后面的事,可能有些人慢慢的就去了,而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去。
全世界的港口碼頭也類似。
仔細去想,你會發現,全球大部分的海運流量,都集中在幾個大型港口。
這樣一來,只要能抵達幾個大型港口,豈不就自然掌控了大部分的流量?
差不多就是這樣。
導航站,是一艘可以開往各大港口,各主要國家的船,解決的,是基本需求。
門檻很低,輕輕一點,一鍵直達。
而搜索引擎,雖說哪里都能去,但解決的,其實是更高一層的個性化需求。
門檻相對目前的人們來說還是有點高,數百了,你得會打字,腦子里得有東西,知道想去哪。
然后,搜索出來的結果,還要學會判斷甄別,確定哪個才是真正想要的。
匹配這些邏輯,再結合目前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情況,只能說,hao123能聚集起龐大的流量,的確有它深層次的原因。
不過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hao123技術層面太簡單了,導航站的技術門檻,可以說,比虛擬游戲交易平臺還要低。
其無法取代,便是百度,也不得不耗巨資收購,而不是自己搞一個加入賽道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已經在用戶中扎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