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們鬧出的動靜大,很快驚動了里長,漸漸地,就連在舒適窩里安眠的縣令也被莫名的動靜驚醒,喚來下人。
“外頭怎么回事”
下人也摸不著頭腦,知道手底下的官員夜半扣門。
縣令披衣而起,堂前相會,而來報信的農官喜極而泣,跪在地上,“大喜啊化明縣下,所有收割過的作物統統長出來了,而且收成極好,您請看。”
農官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一簇麥穗,上頭的顆粒飽滿,看著就沉甸甸墜彎根莖,也不知曉真正的一顆小麥長勢得有多喜人。
化明縣縣令還沒反應過來,大冬日的怎么會看見金黃飽滿的麥穗呢
他覺得自己腦袋發蒙,暈乎乎的,“我還不會是還沒醒吧”
他喃喃自語,給了自己一個大耳刮子,差點扇得眼冒金星。疼歸疼,他也顧不上疼,只能記著對方剛才說的話,“你是說收割過的地方都長了都是這么好的品相不成”
農官笑得牙不見眼,飽經風霜的每一個褶子都在述說著喜悅,“正是”
“哈哈哈哈”縣令連聲大笑,宛如失心瘋,“上天降喜,上天降喜,沒料到老夫有生之年能遇此奇事,不枉此生啊”
不僅是縣令,舉著火把,望著田地里長得喜人的作物,農人掰了一顆扔近嘴里嘗,無一不是欣喜若狂,還有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不斷磕頭感謝上蒼恩賜的。
這還只是化明縣,一縣的熱鬧,整個并州二十三個縣,都是如此景象。
聲勢浩大到驚動附近的州郡。
并州周邊不僅有晉朝的州郡,還有被胡人占領的地盤。
如今局勢膠著緊張,并州突然火光沖天,喧囂一片,很難不令人生出警惕,是否并州的趙刺史也準備造反
那他們可要早做防備了。
比起能安睡,但被迫被吵醒的崔舒若,白日里聽過她預言祥瑞的人,尤其是齊國公府的,大都沒睡。
像齊國公父子三人都硬是點燈遨游到了半夜,等待所謂的祥瑞究竟是何等模樣。
然而一直沒有聽到動靜。
在齊國公眼里的祥瑞,無外乎是紅日入府,齊國公府的草木一夜之間盛開,或是有神獸現世等等。
但出現的地點都應該是齊國公府,可等到了半夜,都沒有動靜,就在齊國公尋思著是否要等到明日才會有動靜,或是崔舒若所謂的祥瑞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般厲害,說不準是什么魚腹藏木牌、白蛇吐人言等史書上常見的異象時,并州下轄的各個縣,都快馬來報,前后間隔的到了并州城。
按理而言,城門已關,若非大事不可開城門,否則便是大罪,但每一個來的人,手中都握有令牌,稟明有要事需要送往齊國公府府。
一夜下來,城門斷斷續續開了十幾次,先頭城門守官還覺得奇怪,后來見到城外竟也有火把,還擔憂是否是戰事來襲,可得是什么人才能同時攻打并州的這么多個縣
直到破曉,他才知道發生了多么令人訝異的一幕。
倘若是一片地,尚且有可能是齊國公為了揚名暗中所為,可當滿并州都是如此景象,那便只可能是上天之力,鬼神之能,絕非人力可為。
而在齊國公準備睡下時,也被匆匆忙忙的腳步聲驚擾,敲響房門。
他本是要發火的,可當化明縣派來的人喜氣洋洋的跪在地上向齊國公說了已經收割過的作物竟然重新生長以后,他什么被打擾的怒火都沒有了,甚至覺得神清氣爽。
齊國公心想,想來這就是崔舒若白日所說的祥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