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唱的還是那首《點歌的人》。
沒別的意思,唱這個,不是說這歌多好,就一句話,夠白,接地氣。
可別小看這個。
網文,看小白文的人多,真正的經典,大多數人是看不下去的。
聽歌也一樣,你指望一群天天搬磚為生活忙碌奔波的人去聽貝多芬莫扎特,那是扯淡。
這也不是什么主題曲,甚至于,都不一定會出現在將來《仙舞團》的曲庫之中。
但是,只要傳唱開來,它會很賺錢。
因為這一時期有個很時髦的東西,叫彩鈴,又或者炫鈴。
江湖上流傳著一個傳說,關于《老鼠愛大米》的。
這歌,后來的人可能聽都沒聽說過,對于陳遠來說,也是一首沒什么營養的口水歌,從來沒喜歡過。
但是,就是這么一首歌,賺到的錢,不是萬,是億。
沒錯,就是上億。
這事聽著就玄幻,但的的確確是事實。
而之所以能賺到這么多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彩鈴。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彩鈴是移動公司的說法,聯通那邊,叫炫鈴。
彩鈴也好,炫鈴也罷,本質上,這是同一樣事物,都是手機鈴聲。
就是你打電話,對面還沒接聽的時候,聽到的來自對面的音樂。
區別在于手機自帶的鈴聲,嘟嘟嘟,叮叮咚,之類,都是不要錢的。
而個性化的鈴聲,往往都需要花錢下載,兩塊一首,甚至五塊一首,這樣子。
對于移動聯通來說,這也是一項新的業務增長點,很多資費套餐,都有彩鈴炫鈴贈送。
因此也催生了一個行業,彩鈴制作。
彩鈴制作,一臺電腦,一枚聲卡,就差不多了,因為錄制的不一定要是音樂,也可以是搞怪。
這個行業,早些時候大致了解了一下,收入水平已經很高了,月入幾千,甚至上萬的,不在少數。
這還是個人跟公司合作,被剝了好幾層的情況下。
這可能也是重生這個年代,最輕松,也最無解的打開方式之一。
你不需要會別的。
你可能都不需要會唱。
能哼哼就行。
結論是,不要賣歌,賣歌血虧,更不要裝逼,裝逼丟錢!
當然,前提是,你得知道有這么回事。
陳遠一開始也不知道。
本本上的歌,那都是留著裝逼用的。
甚至于就連他自己有手機的時候,他都沒有察覺,因為他對這種笨手機就沒興趣,更別提鈴聲了。
直到某一天,徐穎花錢下載了喜歡的彩鈴,然后,又拿他手機,花錢下載了喜歡的彩鈴。
這扇一直開著的大天窗,才算正式被注意到。
而沒記錯的話,那還是五月時候的事,距今有小半年了。
當然,雷達不一定清楚這些,畢竟,《老鼠愛大米》火歸火,可到底接了多少上演,到底靠彩鈴賺了多少錢,那是商業機密,鮮為人知。
他就是憑直覺,覺得這歌能火。
畢竟,《老鼠愛大米》都能那么火呢,再早幾年,《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更是火得不要不要的。
如此,憑什么這首《點歌的人》不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