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這是一次徹徹底底的意外。
明明都知道功能機時代要終結了,智能手機很快會拉開序幕,誰特么耐煩研究功能機,嫌時間多么?
還是嫌錢多沒處花?
可眼下,不搞好像還真不行。
眼下,手機還是暴利行業,核心技術,基本上都在國外廠商手里。
如果不搞,只有兩條路。
第一,跟涂方等人組裝這幾臺手機一樣,所有的零部件都自己買,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還存在適配性的問題。
第二,花錢找一家芯片設計公司,提要求,讓人家做方案,然后再行生產。
兩條路,如果非要選,還是第二天比較靠譜一點,因為成本下來了,組裝會變得很容易,屆時生產效率高,良品率高。
但是,明明都有那么龐大的技術團隊了,為什么還要去花這個冤枉錢呢?
是錢多?
還是怕自己的人做不出來?
感覺,在正式的研究方向沒有定下來之前,有一個小項目,讓大家練練手,貌似也不錯啊!
所以,結論還是自己搞。
也不搞別的,就搞基帶芯片。
這玩意,也不要求功能多多,性能多強大,只要把最基本的幾個模塊攢到一起,保證到時候能打電話就行。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可以優化,可以集成更多的功能,提升性能,更好。
這樣一來,沒準還能趁著功能機最后的輝煌,往中高端市場搶點蛋糕。
按照這樣一種思路,很快作業就布置下去。
內容很簡單,第一,所有海外技術團隊就近整合,初步形成三個獨立的技術團隊,并以此為基礎成立芯片設計公司,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日常的運營管理。
第二,三家公司,最遲于一個月內,要拿出兩套手機基帶芯片解決方案,一套乞丐版的,一套高于乞丐版的。
然后,廠房可以提前蓋了。
得到消息,市里也嚇一跳:“這么快就定下來了?”
陳遠笑著說道:“不快點定下來不行啊,我還準備明年開過年就開工生產呢!”
市里一幫人面面相覷。
良久,于振問道:“這來得及嗎,還有一個半月就過年了。”
“是啊,早點開工是好事,但是,凡事欲速則不達,操之過急反而容易壞事。”
“……”
眾人紛紛相勸。
陳遠笑道:“沒事,我敢怎么說,自然就有把握,不過,我想把廠房都建在機場附近。”
“機場附近?”
“嗯,市里的交通運輸條件還是太差了,我都想好了,回頭定幾架運輸機回來,專門解決物料和產品運輸問題。
等新的機場建設起來,舊的機場,就直接改成貨運機場。”
一番話下來,聽得市里一眾領導既興奮,又羞愧。
最終,于振也沒說什么,只拍了拍陳遠的肩膀:“沒問題,你只管干,放心大膽的干,市里永遠是你堅強的后盾。”
頓了頓,又道:“要是資金方面有問題,可以說,市里負責跟銀行溝通調解,多的不敢說,千八百萬還是沒問題的。”
小城市還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