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輪瘋牛市。
大眾記憶中,這輪牛市存在于06到07年,可實際上,這輪牛市,在05年中就啟動了。
一些股票甚至從05年年初就開始漲。
這也是為數不多幾乎閉著眼睛就能賺的機會,陳遠清晰的記得,當時宿舍有個大哥,借錢入場。
不是炒股,而是買基金。
那個時候已經是牛市末期,當時宿舍樓有個很流行的名字,叫“殺雞”。
當然,這都是后面的事。
希望錢豐來幫忙,也不僅僅因為這點事,相比去股市發一筆橫財,集團公司自身的資金管理和投資行為,更重要。
是以陳遠也沒多說,一路開到酒店。
吃中午飯。
簡單接洽。
休息。
轉天上午,融資談判展開。
這是一輪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的談判,因為公司不缺錢,也不缺乏業績增長需要的環境支撐。
換句話說,現在這樣就行了,就現在這樣,公司就能很好的發展,業績穩步增長,不需要刻意去擴大版圖,收購這個并購那個。
這樣的情況下,戰略資本,真的就是戰略資本,起的就是信用背書的作用。
對于高盛和花旗來說,這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戰略投資商,同時,也是券商,股票承銷商。
IPO進程中,股票承銷這一塊,是它們來做的。
這就意味著,它們可以賺兩回,既有身為投資者的回報,同時也有作為承銷商的利潤。
雙贏!
這樣一來,這一輪融資常見的對賭協議,也就沒有了。
這是一件好事。
沒有對賭協議,意味著看好,愿意共同承擔風險。
反之,就要當心了。
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存在的對賭協議,通常是以公司能否成功上市為標的的。
如果上市成功,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要是不成功,那就是一場災難。
因為資本是不會虧損的。
上市成功,資本從股市套現撤離,拿走的是股民的錢,上市不成功,公司就要按照約定的價格回購,拿走的是公司的錢。
這就是對賭協議。
不管你公司怎么樣,上市成不成功,反正資本不虧。
也就因為這個“不虧”,不少急于上市引入資本并簽訂對賭協議的公司上市失敗后,破產,創始人被踢出局。
估值也沒什么問題。
之前麒麟游戲和178合并,麒麟游戲作價十億美金,占股百分之五十,當時整個公司估值是二十億美金。
正式合并之后,估值自然就不是二十億了,而是一舉升到了三十億美金。
差不多一點五個盛大。
178不斷增長的業績,加上出道即巔峰的兩款游戲,也撐得起這份估值。
況且,這背后還有集團公司龐大的資源作為后盾。
這樣最終談下來的結果就是,高盛,花旗,兩家聯合出資一億兩千萬美金,占股百分之四。
IDG跟投一千四百四十萬美金,依然保持百分之十二的占股比例。
協議簽署,IPO流程也可以正式啟動了。
這個時候,作為承銷商,為了盡早完成這個案子,高盛花旗也加入進來,開始溝通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