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哪怕藤訊本身有信心,認為可以在這樣的條件下繼續鞏固現有的市場份額,并完成擴張。
可股民不會信這個。
股民就知道,啊,微軟來啦,啊,雅虎來啦,啊,微軟跟雅虎一起來啦。
由此而導致的直接后果是,股價雪崩。
發行價三塊七,好不容易漲到四塊多點,一跌再跌。
這次最兇,當日收盤價,堪堪兩塊出頭。
市值也縮水一半。
原本市值近七十億港幣,約合十億美元,而今只剩下一半,五億美元不到。
什么是機會?
這就是機會。
這個時候選擇有兩種。
一,趁機抄底,等著新計劃實施,股價回升,趁機撈一筆。
二,直接展開收購,私有化退市。
陳遠選擇二,直接展開收購,私有化,退市!
原因很簡單。
一,盤子太小。
整個藤訊,沒有跌的時候市值才十億美金,就算抄底成功,能賺多少?
不可能比人家的市值還多吧?
二,藤訊手里有用戶數據。
不是所有的用戶數據都是有效數據,但即時通訊領域的用戶數據,絕對是有效數據。
兩方面的因素疊加起來,是單純的抄底還是收購,就顯而易見了。
這樣做,對于將來在即時通訊領域這一塊的發展也極為有利。
因為有些東西不是錢能買到的。
QQ之所以強大,不僅僅因為長期使用帶來的用戶習慣,更因為上面的好友。
這些數據,除非可以完美的復制過來,否則想要重建,難上加難。
這也是很多時候,企業選擇收購并購,而不是自己另起爐灶單干的根本原因。
之前準備自己干,一方面是沒那么多錢,一方面,是缺乏切入的時機。
此外,當下國內的互聯網生態,使得憑借云音和星火之力,完全有自己單干崛起的可能。
可現在,錢有了,時機也到來了,為什么不呢?
從這個層面出發,新浪也是一樣的。
新浪的主要業務,門戶網站,這個沒興趣,但是其即時通訊業務UC,和游戲業務,完全可以收購。
這些都是優質資產。
UC拿下,跟QQ,云音,一起整合,游戲業務,并入麒麟網絡……
等到整個事件結束,不費吹灰之力,便成為國內即時通訊領域霸主,游戲行業地位也勢必更上一層樓。
關鍵是,成本并不高,兩家加起來,投資不會超過十億美金。
而得到的這些東西,怎么看都不止十億美金!
至于網易……
貌似沒什么可圖的。
作為唯一不怎么受影響的板塊,做得又那么風生水起,網易的游戲業務不可能斬。
可除了游戲,它也沒什么讓人瞧得上眼的東西了。
所以,正常抄底就行。
抄底成功后,不論套現離場,還是長期持有當個股東,都不錯。
畢竟這是很優質的股票,西游不垮,網易就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