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怎么做,想好,勿謂言之不預!
這就讓英聯鼎輝摩根三家很難受。
的確,他們胃口有點大,想繼續躺著吸血。
但是,其實也沒那么大的。
估值一百二十億港元,一家占股百分之十,這只是要價,實際上有很大的下降空間。
對于他們來說,最終三家一起占百分之十,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家一共占百分之十,這意味著,收購蒙牛之后,綠野乳業的估值,達三百六十億港元以上。
這個估值一點都不高。
他們還是賺。
畢竟,蒙牛之前的市值就兩百億港元,而綠野作為一股新興勢力,展現出來的實力,已經超過蒙牛。
兩者強強聯合,三百六十億港元以上的估值,一點都不過分。
甚至偏低。
尤其當前行業陰云籠罩的情況下,別說三百六十億港元,就是翻一倍,七百二十億港元,也不過分。
因為現在就是綠野一家獨大,遭遇重大挫折的,不僅僅是蒙牛,而是整個行業。
而整個行業的市值,是穩超七百億港元的。
奈何人家根本不考慮。
人家連價都懶得還,就一句話,愛賣賣,不賣滾!
不賣,老子打死你!
不賣,誰特么都不許接盤,人,渠道,老子全部打包帶走!
這還怎么玩?
完全不留活路啊,什么時候,這個國家的企業這么豪橫了?
也因此,最終,三家還是扭扭捏捏的賣了!
因為不賣真的沒人接盤。
因為不賣,九成九就砸在手里了。
也因為不賣,拖下去,連百分之二十的溢價,都沒有。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方拒絕談判,拒絕接受所有其它形勢的股權轉讓。
別說百分之十,就連百分之八,百分之五,人家都不愿意給。
一句話,我就不讓你占股,一分錢,我都不想流入你的腰包!
而隨著三家持有的股份轉讓,蒙牛,也算是徹徹底底的易主了。
這個時候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消除三聚氰胺事件帶來的影響。
這個事情很簡單。
流程上說,公司都易主了,調查的主體對象,自然也就變了。
而綠野乳業,說實話,沒什么好調查的。
因為桌子就是人家掀翻的,明明沒必要,人家還主動邀請了調查組進駐。
私人關系來說,就更沒什么問題了,畢竟也是有靠山的人,綠野乳業本質上說,還是一家退伍軍人為主體創辦的企業。
再加上集團公司信譽,線上線下的消息渠道,很輕松,市場上不信任的情緒就消失了。
因為這個時候的蒙牛,不再是曾經的蒙牛,而是綠野乳業旗下的子品牌。
這個時候的蒙牛,是有綠野乳業,和種花集團,強大的信譽背書的。
等做完這件事,一切都正常運轉起來,蒙牛私有化退市程序,也正式啟動。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這一階段,蒙牛股價是持續飆升的。
市值,一度逼近四百億大關。
但是沒卵用,因為這個時候市面上流通的股票幾乎為零。
有價,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