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提前打過招呼,華虹總部會議室,一切早已準備妥當。
這個時候,呈現出來的作品,并不僅僅只是手機基帶芯片。
除了手機基帶芯片,還有用于MP3和U盤的存儲器芯片。
此外,對應的成品,也都準備好,放在桌上。
這也是這次格外隆重的根本原因。
別看手機基帶芯片剛剛流片,沒有進入大規模量產,可用于其它電子消費產品的芯片,訂單足足的。
陳遠,可以說,一己之力,帶活了整個華虹,使得華虹脫離了訂單嚴重不足的窘境。
對于這些,陳遠也相當滿意。
MP3,U盤,這些東西,盡管技術含量很低,南邊做這些代工的小電子廠大把。
可做起來,意義很大。
誠然,最初做這些,是為了豐富產品線,更好的應對正面戰場來自復仇者聯盟的挑戰。
誠然,這些小件的電子消費品,極大的提升了“飛天系列”的品牌知名度。
也的的確確,這些小東西有著廣袤的市場,豐厚的利潤。
可實際上,最大的價值并不在這里。
這些東西,最大的價值,其實是讓華虹,乃至整個國內的半導體產業轉起來了。
這很重要。
產業轉起來,意味著創造價值,意味著稅收,意味著從業者有工資,有飯吃。
同時,也意味著生產經驗,利潤,和研發資金。
可以這么說,國內的芯片制造之所以遲遲發展不起來,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沒有訂單。
沒有訂單,就沒有生產經驗,沒有盈利。
沒有生產經驗,沒有盈利,就沒有資金投入,更新技術。
這一點,放到三星,放到臺積電,是一樣的。
三星,臺積電,一開始技術也沒那么好,都是長年累月,大量的訂單,大量的資金,一步一步砸起來的。
當然,眼下的重點并不在這里,眼下的重點,還是手機基帶芯片。
合同是三月上旬簽的,到現在,已經兩個半月。
進展順利,當初同時代工的三個方案,樣品都已經下線。
準確的說,是已經下線一個多星期了,已經經過了一系列測試。
按照工程師的說法,這次流片,相當成功,出來的樣品,完美達到設計要求。
也就是說,不需要調整,可以直接開始量產。
聽完,陳遠也不多話,直接拿起對應的成品手機。
款式都是一樣的,直板,大鍵盤,看著就厚實,耐操,就是顏色不同。
功能上也相差無幾,雖然是藍屏的,但是打電話,發短信,這些基本功能,都具備。
其它的,說實話,也沒有。
研究過一陣,問道:“三種基帶芯片,表現上有沒有什么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