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它們覺得,收購是有可能的,盡量不要另起爐灶。
又比如,在計劃成功實施之后,引入一些東西,加快臉書發展的速度。
等等。
為此,也有相當一部分工作要做。
也因為此,離開臉書之后不久,陳遠便接受了媒體采訪,當眾表示對臉書目前的狀況不滿。
同時,還表示不看好臉書的長遠發展,有意出手手里臉書的股份。
這就是一種“曖昧”。
同時,對臉書內部那些反派勢力也是一種鞭策。
效果也十分顯著。
很快微軟方面就有人聯系,意圖收購他手里臉書的股份。
緊隨其后,雅虎,谷歌,都來了。
可見就沒有永遠的敵人!
這個江湖,只要有利益,就是再大的仇,也可以先放在一邊。
然后,他準備把一些國內特色的東西,引入臉書。
什么麻將,什么斗地主,什么植物大戰僵尸,重點,偷菜!
他就不信了,那么香,國內那么多人喜歡的東西,國外會沒人喜歡!
大不了到時候親自代言,帶一波偷菜的節奏!
等到這些事情都落實,便輪到Twitter和YouTube了。
這兩樣事物,意圖收購手中臉書股份的時候,微軟雅虎谷歌三方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而事實上,當他抵達硅谷的消息被媒體公開的時候,三大巨頭就在積極策劃。
相關的問題,也被媒體提及。
這個時候又是另外一套說法。
我很看好YouTube!
我很看好Twitter!
相比陷入內斗泥潭的Facebook,我覺得YouTube和Twitter更有發展前景!
我覺得將來YouTube會怎么怎么樣!
我覺得將來Twitter會怎么怎么樣!
諸如此類。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你們要信我,這兩個東西很有前途的。
我很看好。
我絕對不會賣。
我還指望著靠它們來拳打微軟,腳踢雅虎,順便暴揍谷歌!
除了這些公開的媒體采訪,還應邀到斯坦福大學做了一場講座。
全中文的。
座無虛席。
連微軟和谷歌的創始人都親自來了,在下面聽。
而這一系列的舉動,落在微軟谷歌這些巨頭耳朵里,卻是兩個字——加錢!
不行,我不會賣的,死也不會!
我對我手里的東西很有信心,你們想要,除非,價錢再高一點!
差不多就是這樣。
而實際上,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提振市場情緒,提高市場期待值。
因為這個時候,百億美金已經入場了,股市的部署已經完成。
這樣的情況下,YouTube和Twitter被抬得越高,到時候花落別家之時,股價的上漲動力就越強,空間就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