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YouTube就是賣給谷歌的。
賣給谷歌之后,很快版權問題就搞定了,YouTube也成為了谷歌產品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
對于雅虎的打擊也很大,因為這意味著一個細分領域丟失。
但這一次,YouTube是陳遠的,他并不打算賣給谷歌。
當然,如果阿斗同學就吃定了這一點,連最基本的自覺都沒有,區區十五億美元都不肯給,那就怪不得他了。
真要是那樣,該賣谷歌還是要賣谷歌的。
要不微軟也行。
微軟,很強,但歷史證明,它就是搞操作系統的,骨子里就沒有做互聯網的基因。
如若不然,也不至于除了操作系統,幾乎所有其它的產品都失敗了。
包括重金打造寄予厚望的智能手機Windowsphone。
從這個層面上說,雅虎是最優解,但不是唯一解。
好就好在,楊志遠終究還是不傻。
他很清楚,不論從雅虎自身的發展出發,還是從抑制競爭對手的發展出發,YouTube都是必須拿下的。
而就估值來說,YouTube十五億美金的價格,固然是高了一點,但奇貨可居的情況下,也并非不能接受。
是以,最終這筆交易還是達成。
當天下午簽約,同時召開記者發布會。
這個時候,又是另外一套說辭。
雖然我不想賣,可無奈雅虎給得太多了!
我依然無限看好YouTube的發展,我相信在雅虎的領導下,YouTube會發展得更好。
我也相信,有了YouTube,偉大的雅虎,將更加輝煌!
轉天,雅虎股價飆升,同一時間,微軟,谷歌,相繼召開發布會,公開了進駐視頻分享領域的計劃。
同時,也公開了進軍社交網站領域的計劃。
這就是互聯網跟實體行業的最大區別。
實體行業,隔行如隔山,每一行跨度都很大,想要做好,十分艱難。
可互聯網,是建立在同一個基礎架構之上的,用一句俗語來說,叫本是同根生。
同根生,便意味著跨度沒那么大,便意味著可以都要,甚至,必須都要。
也因此,其實這個行業,很多事情一開始就注定了,很多東西一開始就寫在了劇本里面。
所謂的燒錢大戰,并非國內首創,究其根本,其實國外早就有了。
只是因為行業發展程度不同,沒有那么直接而已。
就像眼下,視頻網站,社交網站,一進都進,誰都不甘落后。
當然,社交網站這一塊跟視頻網站到底還是有點區別。
不可否認,微軟和谷歌會進入社交網站領域,與臉書展開競爭。
但是,這是一種防御性質的措施,有極大給臉書施加壓力的成分。
對于微軟和谷歌來說,最優解,還是收購,吞下臉書。
一如當初谷歌意圖收購百度一樣。
胡玉也是真長見識了。
這一切,似乎很簡單。
貌似,陳遠也沒做什么。
可是,股市這么一進,一出,凈賺六億多美金。
加上YouTube賣的十五個億,直接就二十多億了。
這讓她不由自主就有種錯覺,似乎,錢很好賺,然后,為什么別人不來賺!
此處,明明人傻錢多啊?
當然,也只是有那么一種錯覺,其實她也清楚,這一切,沒看上去那么簡單。
細想的話,陳遠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從產品本身,到市場策略,到買家溝通、選擇,細節無處不在。
也正是這些細節,最終促成了一個滿意的結果。
只是對于陳遠來說,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
時間,六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