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也很難受。
作為一門幾乎獨門的生意,微軟的東西一向是很貴的。
就以系統而言,XP專業版,國內報價1998,家庭版,國內報價1498。
軟件更貴,office2003專業版,國內報價3822,入門版,國內報價3058。
它們也早就習慣了躺著數錢,對它們來說,能給廠家降低百分之二十的授權費,已經是不小的讓步了。
它們覺得,這種讓步,不但可以安品牌電腦商的心,同時可以有效的幫助品牌電腦商應對挑戰,從而間接的保護公司的利益。
卻沒想到,對面動作那么快,幾乎瞬間就做出了應對。
而這種應對,是根本就不曾料到的,對面,不但扒電腦制造商,這次,居然連公司的底褲都給扒了。
每買一臺品牌機,就要給洋人貢獻幾個月的工資!
每一份正版辦公軟件的售價,抵很多人半年的收入!
是真的敢說啊!
誠然,這些也不是出自于陳遠之口,可是,如果不是他,怎么會有這樣的局面?
也別小看這種“扒”帶來的威力。
沒人愿意被剝削!
沒人愿意明明可以不用給,卻要多支付幾個月的工資!
尤其對于這樣一個有著屈辱近代史的民族。
這種“扒”的威力,都不用等以后,因為,已經肉眼可見的顯現出來了。
首先,品牌電腦商產品賣不動。
其次,出現了電腦可以買,但系統不要的現象。
兩種情形都是無法接受的。
乍一看去,品牌電腦商的產品能不能賣出去,跟它們沒關系,甚至它們也不在乎這些品牌電腦商的死活。
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如果品牌電腦商扛不住了,崩潰了,迫于市場壓力不愿意預裝它們的系統了,那它們還怎么割韭菜?
到時候,這個龐大的市場,就真的跟它們沒關系了啊!
這個市場,盜版橫行,想要讓個人用戶花好上千,甚至好幾千,來購買正版系統和軟件,是不現實的。
這樣的情況下,唯一的收割方式,就是通過品牌電腦商來捆綁。
一旦捆綁失靈,品牌電腦商不愿意再給授權費,就意味著沒了。
政企市場也崩得厲害。
這一塊利潤其實是很大的。
哪怕是政府采購,其實也并非陳遠想的那樣,本來就沒有。
政府采購,一直是有的,光省級以上,每年就是好幾千萬美元,采購占比達百分之七十以上。
企業這一塊更不用說。
這才是一方面埋怨盜版橫行,一方面又從來不說賺了多少錢的根本原因。
一句話,不是賺得不多,而是,想要賺得更多。
可現在,政企市場全面失守已經是不可挽回的定局,品牌機預裝再失守,那還剩下什么?
豈不是什么都沒了?
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啊!
十六億人口的廣袤市場啊!
這人口數量,堪比歐美人口總和了,而且這還是一個新興市場,不像歐美,要么沒消費潛力,要么已經飽和。
可是,能怎么辦?
打擊盜版?